浅谈殷墟青铜器的铸后打磨工艺

2020-12-24 04:49:41 作者: 浅谈殷墟青铜

本试验首要运用较粗的岩屑石英砂岩(GS6 、GS7)、细 粒 长 石 砂 岩(GS20 、GS22 、GS37) 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GS2 8 、GS31)三种颗粒粗细不同、形状不同的磨石别离打磨铜鼎腹部和铜鼎口沿,调查两种石料打磨铜器后在铜器外表留下的痕迹,一起调查打磨器物不同部位对磨石形状的挑选;其次,运用较粗的岩屑石英砂岩磨石(GS15)打磨铜鼎的扉棱,以了解打磨范线后磨石形状的改变;第三,为了探求磨石形状的成因,试验中还采用了先修整磨石再打磨器物和直接用磨石打磨器物的不同方法(GS18 、28 、29),以调查两种状况下磨石形状的改变(附表二)。打磨试验完毕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调查了试验磨石和出土磨石的微痕。

(三)试验成果

用磨石打磨铜器后会留下深浅纷歧、不甚规整的划痕。试验顶用粗中粒岩屑石英砂岩(GS7)打磨铜鼎的腹部后,留下深浅纷歧的显着划痕(图一,1),再用钙质细粒长石砂岩(GS20)打磨后,本来的划痕变得不那么显着了,但较深的划痕仍然存在(图一,2);而直接用钙质细粒长石砂岩(GS20)打磨铜鼎的口沿后,留下的划痕细密,较浅(图一,3);用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GS28)打磨铜簋的内腹部,留下的划痕介于前两者之间(图一,4),虽没有粗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打磨的磨痕显着,但较钙质细粒长石砂岩打磨的痕迹显着许多。

打磨时遇到边角的当地,需求更换为有棱角的磨石,不然磨石很难深化到边角打磨。例如GS20 是个三角形,而GS7 根本没有棱角,所以铜鼎腹部经过GS20 打磨后,本来没有打磨到的边角就根本都打磨到了。

磨石的形状会跟着打磨时刻和打磨部位的改变而改变。用磨石15(GS15)横向打磨铜鼎扉棱7分8秒,往复运动1000次后,打磨面上就已构成两条不甚显着的波纹状凸起,波纹状凸起跟着打磨次数的添加而愈加显着(图二,1),但跟着波纹状凸起越来越显着,磨石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不随手,由于波纹状凸起成为磨石往复运动的妨碍。而当磨石纵向打磨扉棱时磨石打磨面上简单构成凹槽(图二,2),但感觉纵向打磨显着没有横向打磨随手。磨石15在打磨扉棱530分钟、往复打磨89000 次后,两个打磨面较开始平坦不少。

本试验还经过直接磨石打磨和先修整磨石形状再打磨两种状况对铜簋内壁进行打磨(GS28 、GS29)。直接运用磨石打磨,由于磨石的打磨面不平坦,少弧度,和铜簋内壁的弧面触摸不充分,不如先将磨石打磨面修整成与铜簋内壁弧面差不多的弧边再进行打磨作用好。图二3 、4 相比较能够看出,在红砂岩石板上修整过的打磨面运用过的部位更多,或许和器物外表的触摸面更大。别的,打磨时刻久了,磨石打磨面的粗糙度也会下降,而且附着打磨下来的铜屑,这样不利于磨石的进一步运用,因而须对磨石的打磨面进行修整。在粗糙的石板上进行打磨或许为修整的一种方法,这样不只能够去掉打磨面上附着的铜屑,添加磨面的粗糙度,而且修整的时分也会依据器物外表的弧度对磨石打磨面的弧度进行修整,添加磨石和器物的触摸面积,进步打磨作用。因而,打磨器物内壁的磨石会由于修整的原因逐步构成和器物内壁弧度挨近的弧面。

再者,出土磨石的打磨面看上去没有试验中运用过的磨石的打磨面润滑,咱们以为这或许是由于后期埋藏对磨石打磨面有所作用的成果。咱们对试验中运用过的磨石和出土磨石的打磨面在显微镜下进行了微痕调查,试验中运用过的磨石在显微镜下能够发现打磨面上许多有金属光泽的部位,但在出土的磨石上很难发现。试验中调查了6 件出土磨石和9 件试验中运用过的磨石,6 件出土磨石中只要两件上各发现一处弱金属光泽,而9件试验用磨石中根本每件都可发现多处金属光泽(图三)。一些学者注意到后期埋藏进程对石制品外表形状的影响,也有学者注意到土壤对石器外表或许发生的物理改变和或许发生的化学改变。出土磨石不润滑的打磨面且高倍显微镜下罕见金属光泽或许与磨石的后期埋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