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殷墟青铜器的铸后打磨工艺

2020-12-24 04:49:41 作者: 浅谈殷墟青铜

责编:韩翰

(三) 坑洼及波浪形痕迹

铜鼎03AXST2608BDM637∶1下腹外表有小坑洼和波浪形痕迹(图七,1)。相关研讨标明青铜器浇铸时范块充型不良会构成外表气孔等缺点,使铜器外表坑洼不平。

(四) 范线

青铜器浇铸后范块拼合的当地会留下范线,刑范不正即范块尺度不精确会构成块范 变形、拼合禁绝、形状禁绝等问题,在青铜器上呈现范线错位、跳台等现象。铜鼎 04AXST3010M926∶9腹底和铜爵03AXST1328M85∶3腹底交界处有显着突起于器表的一道棱(图七,3 、4),从铜爵铸造工艺来看,合范的部位首要散布鄙人腹部、底部及足部,由此看来这道棱应该是范线,周围都有与其笔直散布的细密划痕。铜爵03AXST1328M85∶3的腹部还有合范禁绝的错缝痕迹(图七,2)。

三评论

(一) 磨石质料

咱们挑选了15件出土磨石和6件试验用磨石做了岩石薄片判定,挑选的磨石形状包含扁圆形、扁方形、扁梯形、扁不规则形和球形等,而且从肉眼来看根本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砂岩类型。检测成果标明,选作试验磨石的资料和出土磨石的资料根本相同。磨石的岩性首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还有少数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不见石英砂岩,其间除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有粗中粒的状况外,其他均为中细粒(附表一)。这些岩石根本都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碎屑的成分都是长石、石英和岩屑,差异在于各种成分的份额。石英砂岩中石英的含量为95 % 以上;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中石英的含量为75% ~ 95% ,二者的差异为长石和岩屑的含量不同;而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中石英的含量都不到75% 。一般来讲,石英的含量越多,砂岩的硬度越高,长石的含量越多,砂岩的硬度越低。当然砂岩的硬度还取决于填隙物的成分。填隙物是将岩石的各种矿藏粘合起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包含粘土杂基、硅质胶结物和钙质胶结物。有的磨石中这几种填隙物都有,有的磨石中只要其间的一种或两种。整体来讲,填隙物为钙质胶结物的磨石较硅质胶结物的结构疏松,硬度也略低。孝民屯出土的磨石中大多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阐明石英含量太高的砂岩如石英砂岩并不合适用来打磨青铜器。咱们的试验也标明,石英含量相对比较高的磨石,如岩屑石英砂岩,打磨铜器后留下的划痕会比较显着,而去除这种划痕有必定难度,因而岩屑石英砂岩,或许并不常常被选来打磨青铜器,孝民屯工匠们或许尽量挑选岩屑长石砂岩或许长石砂岩作磨石,以削减在器物外表发生较深的划痕。

(二) 打磨内容

打磨作为铸后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要磨掉那些青铜器制造进程中发生的、影响青铜器漂亮的痕迹。华觉明以为铸后加工的剥脱包含铸型之后铲除范土、型芯和去除飞边、多肉等较为详尽的整理作业,而砥厉包含刮削、磨炼、抛光等对铸件表层的精密加工。其间不只磨炼归于打磨的领域,去除飞边、多肉等也归于打磨的领域,由于这些作业都要用到锉削或许磨炼的工艺,如打磨铜器上的范线用的便是锉削工艺。但其实殷墟青铜器的铸后打磨内容或许远不止于此,铸造进程中发生的工艺痕迹和铸造缺点都需求打磨掉,如上文说到的范线、外表坑洼不平,以及模外范内刷涂层的刷印等,这大约便是咱们在铜器外表看到大面积打磨划痕的原因。许多需求打磨掉的内容也阐明打磨作业的确费时费工。

别的,打磨自身也会发生痕迹,所以工匠们会尽量挑选颗粒较细的磨石,尽量削减打磨的痕迹。但打磨不是青铜器出产的最终一道工艺,铜器上的打磨痕迹或许会被之后更精密的打磨或抛光工艺去掉,因而咱们在大多数制造精巧的青铜器上都看不到显着的打磨痕迹,例如在孝民屯出土铜器上抛光的部位就根本看不到打磨痕迹,在花园庄东地出土的许多青铜器上也看不到打磨痕迹。

四定论

试验和出土铜器上的痕迹标明,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的磨石或许一部分是用来打磨青铜器的,而且因打磨时刻和打磨部位的不同,或许会修整磨石,例如打磨容器内壁时会将磨石的打磨面修整成弧形,以加大和容器内壁的触摸面积,进步打磨作用。但对磨石打磨面的修整或许是尽量和容器内壁的弧度靠近,这样才或许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孝民屯遗址出土的球状和有正圆平面的扁平状磨石或许不是用来打磨青铜器的,大约还有他用,其他形状的磨石或许曾用来打磨青铜器。别的,孝民屯铸铜遗址的一座房址(F5)里发现了残存1 平方米左右的铜绿锈面,散布均匀,厚约0.5 厘米,开掘者以为此绿锈面或许是修整打磨铜器构成的。假如这样,F5 就有或许是孝民屯铸铜遗址里专门用来打磨青铜器的场所,一些青铜器铸后打磨作业是在专门的场所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