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国内打的不亦乐乎,周边外族势力为什么没有趁虚而入?

2020-12-24 19:15:45 作者: 三国乱世,国

在我国前史上,国内战乱不断时,周边异族往往会在这个时分趁虚而入。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时,便呈现了五胡乱华的至暗时间,以及宋朝时,辽、金、蒙古,你方唱罢我上台的战乱年代。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三国分治,比年战乱。从黄巾起义到三分归晋,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内,却没有呈现过外族大规模侵略的事情,只要部分转瞬即逝的暴乱。

比如从前逼得汉武帝不得不以和亲来缓口气的匈奴,在华夏疲弱这样一个最佳时期,为什么一直没有大动作?

三国时期周边政权

三国时的外族们

在前史记载的琐碎角落里,有着一些外族侵略的案例。

《水经注》中记载“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九年,交州与林邑于湾大战,初失区粟也。”

赤乌十一年(248),吴国与如今越南境内林邑国发生了战役,丢掉了日南郡郡所西卷县。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载“二十年春正月,皇帝立公中女为皇后。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认为新式郡。”

二十年正月,皇帝立曹操的次女为皇后。废弃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每郡改置为一县以统辖当地民户,并将这四县合起来建立新式郡。

因为东汉中后期河套区域的人口不断丢失,许多郡县尽管名义上有编制,但实则政府早就失去了操控,只能设置个空头政府办理流散。

到了曹魏时期,干脆将那些不在权利范围内的郡县废弃,从头划出国土,安顿大众。

只能小打小闹的外族们

其实,并非是这些外族不想浑水摸鱼,而是整个三国战场之上,不管从配备,仍是战术而言,这些“侵略者”实在是难以干预。

在内部战场之上一些寂寂无名的将领,比如田豫、牵招、阎柔、曹彰、毌丘俭、王颀、刘靖、弓遵、刘茂等等,到了边境之上,则变成了神兵天将。

日后征伐司马家的毌丘俭,曾在244年,带领一万多精锐魏军步骑,直接杀去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炸毁句骊王国,降服朝鲜半岛,确立了魏国在东北亚及半岛区域的霸主位置。

除此之外,公孙度之于乌桓扶余、公孙度之于三韩高句丽、袁绍之于匈奴、马腾之于羌人,对这些少数民族而言,都是小儿不敢夜啼的人物。

其中最过火应该是孙权了,被张辽八百大破十万的“孙十万”,内战外行,外战却打的容光焕发。

关于孙权而言,征山越不仅能扩展地盘,还能够收成兵源,得到奴隶。相关于耗费实力的三国内战,吴国内部贵族军阀更乐得外战回血。

整个三国年代,因为文明和国家制度抢先太多,生产力大幅度甩开周边民族政权。

即使是王莽刘秀时期,周边少民政权都不能有大的作为,更何况到了烽火充满,四周都是百战之兵的三国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