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的是汉献帝刘协从登基第一天开端,就只剩下了皇帝的名分而没有实权。可是恰恰是这个皇帝的名分令汉末的诸雄眼红,听凭他们实力权重,要想称王称帝,都寻求理直气壮,即便不能千古流芳,但也不能落下谋朝篡位的贼子之名,这一点,晚年的魏王曹操至死都未改朝称帝,可见一斑。
曹操是挟皇帝发家,主要是拿汉献帝完结自己的意图,而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蜀汉政权已底子成型,所以二人开始的境况和起点不一样。诸葛亮虽然是蜀汉实践的掌权人,但他的中心思想没有变,用尽自己所能为刘皇室服务一向是主线,也便是说诸葛亮和曹操本质上就有差异。曹操是抡重斧砍出的血腥路,用暴虐的手法到达自己的意图,诸葛亮是只知道干活,并且仍是卖力的那种,完结刘备的遗愿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便是曹操要成果一番工作,手底下得要有能人异士,得要有人才啊,否则怎么搞。而汉朝皇帝这面旗子下面正好聚集了全国有才之人,只需拿到汉朝皇帝就等于拿到了全国贤达异士为自己所用。有了合法性,有了人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拿住了汉朝皇帝也相当于拿到了对其他诸侯的合法损伤权。曹操能够借汉朝皇帝之口对其他诸侯进行合法的奖励与赏罚,能够号令全国,曹操相当于直接操控了言论,操控了言论的导向。
反观蜀国,骚动不已。即便此时法治的作用是让国家变得有序,确实是变得短时间的有序,可是严峻的准则,保护统治阶级利益,加之诸葛亮长期一向施行无法成功,底子就不或许成功的北伐。此种持之以恒的行为并不能完结兴复汉室的志向,而是加剧民众赋税,直至后边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彻底依托出口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