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黄河博物馆,揭露了母亲河与国人的“相爱相杀”

2020-12-27 20:59:55 作者: 中国第一座黄

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流共决口众多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屡次,重要改道6次,每一次改道关于沿途大众来说,都是一场血泪史。

古时的我国,有“黄河宁、全国平”之说,在黄河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简直都和治河有关,接下来就经过5件文物,感触华夏公民治河的艰苦。

《河防一览图》

在展馆内,有一副近20米长的《河防一览图》,制作了万历年间河南、山东、南直隶构筑堤防的状况,是我国现藏最大的一幅古代治黄工程图。此图由明代潘季驯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安排编绘,绘出了自发源地星宿海至入海口的整个河道,并将京杭大运河与黄河同绘于图中,是明朝年间当地大众与黄河反抗的缩影。

潘季驯是明朝治水名家,明朝在他之前的治水方策是分流疏通,这办法的确能解一时之痛,可待时刻一长,分流河道也开端淤积,损害反而更大。

潘季驯实地探查后,得知本源不在疏通,而在泥沙,处理了泥沙问题便可处理黄河水患。所以他提出了“束水攻沙”的计划,经过合流为一来添加水量加快河水流速,然后冲走更多泥沙,并配以“蓄清刷黄”、“淤滩固堤”的办法,有用处理了明朝时的水患。

《华夏治黄图》

这是一块一般的砖,表面还有些沧桑破损,不过它却记录着治河前史上的一次革新。这是道光年间河道总督栗毓美在河南原阳创始的,用于防洪抢险的资料。他发现并推行了抛砖筑坝的办法,下降建造黄河大堤的难度。

石硪

石硪是黄河堤防夯筑东西,呈圆盘状,边际处有多个孔用来穿绳,运用时多人持绳,一人把握方向,世人拉绳使其重复提起、落下,将松懈土地夯实。

像上述这些什物,黄河博物馆里有许多,在这里你能够渐渐旅游,透过几百年的文物,倾听滚滚不息的黄河,带来的那些或兴衰、或荣辱、或挣扎、或夸姣的故事。

地址:郑州惠济区迎宾路花园路交叉口东北角,不收门票。

交通:乘坐263路,到迎宾路花园路站下即可。

这幅图制作于1855年,展示了黄河西起华山,东至渤海1000多公里的沿河山川、要塞等概略,并用楷书标示两岸首要府州、县治地点,具体记载了河防大堤,是研讨河防工程重要的文献资料。

此图最风趣的当地,在于其方向与如今地图彻底相反,为左东右西,上南下北,这种规划非常稀有。

郑工合龙碑

这是清代河道总督吴大徵编撰的石碑,碑身所刻为篆书文字,是光绪十三年管理郑州下汛十堡东决口的仅有什物,由于吴大徵自身也是书法家和金石学家,再加上作为研讨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有着重要前史价值,被誉为“黄河上的三绝碑”。

1887年,郑州一带的黄河产生严重决口,为了堵堤花费了白银1200万两,占其时朝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花费巨大,史称“郑州大工”。此次工程还初次运用了水泥、电话、铁制轨迹运土车等东西,开了运用现代东西管理水患的先河。

埄堠碑

这是宋代管理黄河堤防的重要实证,上圆下方,高54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用竖行楷书刻字,是为数不多的宋代管理黄河的什物,价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