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咱们都十分了解的一件国宝级青铜器,它的正式学名为“铜奔马”,语文讲义中对它有十分了解的描绘。“马踏飞燕”于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为东汉时期的文物,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公斤。1986年 “铜奔马”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后成为国家旅行标志,现陈列于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
课文“马踏飞燕”中描绘,这匹铜制的快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规整,四蹄坚韧有力。它头轻轻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打开大口,人们似乎听到了它嘹亮的嘶鸣声。
“铜奔马”四肢细长,三足腾空,一只蹄子踏在正在翱翔的燕子身上,马儿俯首嘶鸣。这样的造型既显现出快马的神采,又表现出马儿奔跑之快,就连翱翔的燕子都比不过。
可是无论是课文,还博物馆宣扬画册中的图片,或许网上旅行攻略中上传的相片,简直一切关于“马踏飞燕”的相片全都是从两边摄影,为什么咱们都不拍它正面的摄影呢?
从两边看,铜奔马意气风发威武霸气,可是假如从正面直视,你会发现“画风骤变”,让人哑然失笑得笑了起来,与此前咱们严厉的心态彻底不同。
此刻的国宝“铜奔马”,像极了一只撒欢的野马,与旁边面比较,“颜值”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这些都是咱们普通人这件国宝的一些戏弄,拍旁边面照的真实原因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出现“铜奔马”的绝妙姿势,展现出自己悉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