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旗与萨拉丁雄鹰,“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流传至今的故事

2020-12-30 16:08:08 作者: 三色旗与萨拉

直到几十年后,才有学者逐步地揭开了这枚石碑的内容,人们发现了公元前五六千年时分的古埃及文明。

这枚石碑雕琢于公元前195年(一说前196年),内容是讴歌国王的功劳,至今陈设在大英博物馆中,是镇馆之宝。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光辉的文明却开裂地如此严峻呢?

古埃及在美尼斯完结一致之后,进入到了王国年代,先后从前阅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等等时期,都是比较强壮的,但在此之后就开端逐步式微。

至于这个国家为何式微,详细原因还无法确认,但大约率是外族不断侵略所造成的。

这个国家在前期就阅历过利比亚、亚述等地的侵略,一度亡国,直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分才从头取得独立,但不久之后又被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所降服,并终究在公元前30年的时分被并入了罗马。

可以说这是一个生不逢辰的国家,尽管有着较为兴旺的文明,但在国力上却被后来者逾越,以至于无力守土安疆,而其文明也因之呈现了开裂。

这种开裂并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降服,成为了一个行省之后,该区域的人们就开端用波斯的文字来替换固有文字记载前史,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从前的文明古国在文明的挑选上用外来文明替换了本国文明。

当后来者都不懂得本来的语言文字这种基本信息的时分,文明的开裂和失传就成为了必定现象。

我国的文明从未隔绝,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文字的持久生命力,即便有过外族侵略,但文明上都完成了“反侵略”,更多的是自动同化,而不是被迫替换。

至于说之后进入近现代时期,埃及区域同样是战乱不断,尽管保存着少许陈旧文明连续下来的风俗,但这时分的古埃及文明现已隔绝很久了,不属于“文明古国”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