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战国七雄傻傻分不清楚

2020-12-31 13:45:24 作者: 西周东周、春

周朝和春秋战国的联系,在《我国前史朝代歌》中就描绘的很好,“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周朝是我国前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红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间东周又细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段。至于七国,是指战国时期最强壮的七个诸侯国秦,即楚齐赵魏韩燕,史称战国七雄。当然这仅仅抽象的说法,这里边还有许多细节需求阐明。

东周王朝和春秋战国并不彻底重合

东周王朝的第一年为春秋元年,但东周王朝的终究一年并不是战国的完毕年,其时战国没有迎来结局。

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伐纣,树立周朝。约八百年后,在前256年,秦军攻占了周王城,末代君主周赧王同年病逝,周朝消亡。至此周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合计790年。这790年之所以被区分红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是因为在西周末年周室产生骚动,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两地大体方位相当于后来的长安和洛阳,两都分家东西,故以此做区分。

东周王朝依据年代特征的不同分红了前后两段,前半段即为春秋,后半段为战国。东周王朝的第一年为春秋元年,但东周王朝的终究一年并不是战国的完毕年。东周王朝在前256年毁灭后,战国年代的代表性诸侯——战国七雄持续存在了三十余年。在前221年,秦国消亡齐国后,战国才算正式完毕。

东周为什么要区分红春秋和战国两段

东周王朝之所以要分红两段,是因为前后两段的年代主题显着不同。前半段是诸侯争霸,意图是争老迈,而不是亡人国家。而后半段战役烈度显着加重,动辄亡国破家,终究以彼此兼并成一个国家为完毕。

春秋得名于孔子收拾的鲁国史书《春秋》,书本记载了从鲁隐公记叙到鲁哀公的史实,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所载年限和春秋指代的年代并不彻底重合。战国相同得名于典籍《战国策》,战国策记叙了前490年至前221年的史实故事,相同和战国年代有所收支。

春秋战国两个年代的分水岭并不像区分西周和东周那样明晰,历代史学家对此无所适从,现在干流观念是将前453年晋国魏赵韩三家灭智氏事情定为战国的初步,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前403年,魏赵韩三家被正式列为诸侯才是初步。

周朝和战国七雄的联系

战国七雄是指秦楚齐赵魏韩燕这七个战国时期最强壮的国家,他们都是周皇帝封爵的诸侯,名义上归于君主和藩属的联系。但在战国前期,七国国君先后称王,在法理上取得了同周皇帝等量齐观的联系。

战国年代并不是只需这七个国家,据统计战国初期至少还有二十个诸侯,其间有不少国家生计时刻还挺长。比方鲁国是和周王朝一同毁灭的,卫国更是坚持到了秦二世时期。可是这些国家显着实力偏弱,不能和七雄混为一谈。这也是他们要称王的首要动因,只需这样才干最大程度显出同弱国的差异。

七国尽管都是由周室封爵的,但他们的实力距离和前史传承千差万别。前史最长远的是燕国,创自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和周皇帝算是兄弟国。其次是体量最大的楚国,传说在西周早年就立国了。再往后便是秦国,是在西周末年获得了诸侯的位置。赵魏韩三家本是晋国的属臣,后来逐步做大并瓜分了晋国,并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剩余的齐国比较特别,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国君并不是一家人,齐国本出自姜太公,在春秋后期被田氏大臣篡国,故战国时期的齐国又成田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