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近代史,国人无不慨叹那时期我国的种种耻辱,而这些耻辱都离不开其时晚清实践控制者——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咸丰皇帝很多妃嫔中的一员,但却异乎寻常,因为她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独子即皇位仅有承继人——后来的同治帝(咸丰帝的其它儿子都早夭了),这使的她的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1861年,第2次鸦片战役失利后,一蹶不振的咸丰帝在戏曲与酒色中去世。而这时,皇太子载淳才六岁,这状况使慈禧具有了“垂帘听政”的时机。
但咸丰帝死前组织了以肃顺(这家伙是个凶猛人物)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用来辅佐年幼的同治皇帝。这时,慈禧凶猛的政治手法初次展示,她联合了没能共享到最高权利,而极度不满的恭亲王奕訢,慈安太后(咸丰帝的正牌皇后)发起了辛酉政变,诛杀了肃顺,打倒八大臣!然后,正式开端了“垂帘听政”。
这时期慈禧太后支撑洋务运动,重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打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使清朝完成时间短的“同治中兴”。
1875年,同治皇帝崩逝后,慈禧太后为了让自己能够持续“垂帘听政”,力排众议挑选了自己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也便是光绪帝)承继大统。
光绪时期,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支撑左宗棠克复新疆,后来又爆发了中法战役,甲午战役,八国联军侵华战役。这些战役其实慈禧太后一开端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投降派,相反,一开端都是主战派,如甲午战役时,她认为泱泱大清帝国还“经验”不了一个“东夷小邦”日本吗!八国联军侵华战役则是认为洋人要夺她权,气昏头了!所以她一开端都是主战派,后来一看局势不妙,战局晦气,才马上转变为主和派。因为她底子意图是保护满清贵族在我国的控制,保住自己手里的权利。所以,只要不要挟清廷的控制,不管多耻辱的卖国公约,她都能承受,只要把“重担”转嫁给底层民众就行,至于把我国“打乱”,导致呈现像太平天国运动那样,有或许毁灭清王朝的事,她决不允许呈现!
戊戌变法时,慈禧太后也深知有必要变法,所以一开端也是支撑的,但维新派人士妄图发起政变,这要挟到慈禧太后的性命和权利,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对维新派大开杀戒!
纵观同治与光绪,乃至溥仪,能够看出慈禧太后对权利的愿望强到多么境地,并且一旦要挟到她的权利,她能够说是六亲不认,毫不留情,连对全世界宣战(八国联军侵华战役),她都敢!
八国联军侵华战役后,慈禧太后为了保持清朝的控制,开端了“清末新政”。废科举,办书院,派留学,禁鸦片,兴女学(开办女子校园)。使清朝又“续”了十年的“命”。
纵观慈禧太后终身,说她固执保存嘛,她又掌管了清朝两场变革运动(1861年到1895年的洋务运动,1901年到1911年的清末新政),说她开通嘛,她又与固执保存派协作,打压了具有前进含义的戊戌变法(虽然戊戌变法自身就很有问题)。个人认为她算是开通的保存派!
作为我国最终一个“垂帘听政”掌握大权的女性,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她的确对我国近代化做出过巨大的劳绩,但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她也有不行推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