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因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步入仕途。乾隆三十一年任冀宁道台时,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按律革职被判极刑。但乾隆皇帝加恩诏免,仅发配军台效力赎罪,第二年被赦免后在修书处担任行走。
乾隆三十四年刘墉因父亲的缘故被重新起用,授予江宁知府;乾隆三十七年任陕西按察使;乾隆四十五年升湖南巡抚;乾隆四十八年升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乾隆五十一年任职玉牒馆副总裁。这段时间,刘墉表现还好,但在此后数年里,刘墉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和申斥,甚至被搞得灰头土脸:
1、据《乾隆朝上谕档》载,乾隆54年,三月初八日,皇帝曾批评刘墉说:“刘墉系大学士刘统勋之子,朕念伊父宣力年久,特加恩擢用。其在府道任内,颇觉勤勉,及为学政,即不肯认真。逮授湖南巡抚,声名亦属平常,因内用尚书,其办理部务更复一味模棱。朕尚曲赐优容,未加谴责。伊自当感激朕恩,亟思愧奋,益矢勤慎。……乃竟亦置若罔闻。似此事事辜负,溺职于国家则为不忠,于伊父则为不孝。其过甚大,岂可复邀宽宥。”
乾隆帝的的意思很清楚,我用你刘墉全因你是刘统勋的儿子。你却不认真办事,模棱平庸,实属不忠不孝。这么大的过错,岂能宽免。
2、据《清仁宗实录》卷十载,嘉庆元年(1796)十月,皇帝破格增补户部尚书董诰为大学士,而资历更深的刘墉却被排斥在外。皇帝还批评刘墉说:“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即如本日照见新选知府戴世仪,人甚庸劣,断难胜方面之任,朕询之刘墉,对以“尚可”,是刘墉平日于铨政用人全未留心,率以模棱之词塞责,不胜纶扉。”
嘉庆帝在增补大学士时,破格提拔了董浩,不但没有提拔刘墉,还把他重重的数落了一顿。
3、据《清仁宗实录》卷十五载,嘉庆二年四月,皇帝在补授刘墉为大学士时,仍批评刘墉说:“大学士缺出己届匝月,现在各尚书内,刘墉资格较深,著补授大学士。但伊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摧升此任,朕即加恩,务当知过,倍加感激,勿自满足,勉除旧习,以副恩眷。”
嘉庆帝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才补授刘墉为大学士。皇帝因为不太情愿,故仍不忘申斥他不肯实心任事,办事颇懒,须勿自满足,勉除旧习。
刘墉虽然在78岁时才成为体仁阁大学士,但却不是宰相。这是因为清代虽没有宰相这个官职,但常把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称之为“宰相”。如:刘统勋为东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乾隆帝曾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曹振镛为体仁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曾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而刘墉虽为大学士,却从未入主过军机,故不能称之为“宰相”。
嘉庆四年(1799),刘墉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嘉庆六年,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嘉庆七年,皇帝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五岁。次日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可见刘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表现还不错,并终于获得了皇帝的认可。#刘墉#乾隆皇帝#大学士收藏
乾隆帝的的意思很清楚,我用你刘墉全因你是刘统勋的儿子。你却不认真办事,模棱平庸,实属不忠不孝。这么大的过错,岂能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