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
二、宗教、民族大融合与儿童
解决了如何治理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庞大的异族人的问题,他们又面临“该如何宣扬自己所取得的举世成就呢,从而使外国人都臣服于自己?”的问题。在多年的东征西战和暂养生息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蒙元注意到了回回人这一特殊群体。回回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以及基督教徒、犹太人,他们有的定居于中国,有的则类似于外国使臣,所以善待他们,重用他们无疑是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这个强大帝国的最好办法。
在王璮之乱后,回回人这一特殊的种族受到了元王室的重视,其中马可波罗就是佼佼者,元王室任他在浙江担任了重要官职。其次蒙元也必须重用这些外来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元帝国与他国的外交使臣。
这一时期的儿童处境可以说有了空前的改善,随着回回人的到来,蒙人与异族人的文化交流,蒙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碰撞,其中“蒙法治军,儒法治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徒们带来了他们的精神信仰,普度众生的法则,与中国原有的儒家思想,佛家文化各自取长补短、各自完善、各自变得丰富多彩了,使蒙元低层阶级儿童有了更加完善的思想体系,更先进的对事物的认知。
由于蒙元统治阶级为了依靠他们宣扬国威,放松了对宗教信仰的管理,且优容礼遇,使得民间宗教组织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
其中白莲教的兴起就是宗教、民族大融合所促成的,白莲教从原来的地下组织变为了毫无压力的大肆宣传,从而信徒遍及全国各地,这无疑给饱受压迫、剥削的儿童、妇女、汉族人民们空虚的心灵打了一剂振奋的良药,虽然常被“牢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但他们坚信这一切终将过去,更何况被压迫者只祈求能安定,平静的过生活。
而这时踩着汉人阶级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大都高层子弟们,他们也在学习民族大融合带来的各种文化,丰富着他们自己。只不过,他们似乎把本族、异族、外来民族的一些糟蹋结合在一起,吸收的干干净净。但人终有一死,一场关于宗教、民族大融合时代背景下的被压迫、剥削蚕食已久的低级阶层儿童青年与养尊处优的上级阶层天之骄子之间的大战即将开始。“时代是出卷人,执政者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输赢是人民所决定的,更何况蒙元始终没搞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
三、结语
儿童作为最具潜力的新生力量,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国家力量的体现。儿童终将变为成人,所有在儿童幼小时留下的祸根或者福根都将引导孩子去做正确或错误的事,所以“子不教,父之过”,“小则偷针,大则大盗”。蒙元用自己无知的统治方式,铸成了前朝往事。
参考文献:
1、《元史 本纪第五 世祖二》明 宋濂
2、《中国社会史》法 谢和耐#儿童#奴婢#中原地区收藏
此后亡国者大多免于一死,从而沦为亡国的蒙人的奴婢,毕竟“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步奠倾殇,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谁又甘心做亡国奴,谁又忍心看“国破山河在”的惨状?但一切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战争是残忍的、残酷的,刀剑无眼,杀戮再所难免。元曲大家白朴儿时就有在逃亡时在江中舟上亲眼看着对岸母亲被推入江中淹死的惨痛经历,也是从这时他心中埋下了与元朝廷誓死对抗的根,一直到后来白朴都不愿入朝为官。这一时期的儿童,过早的经历亡国之恨,敌军之逼,背井离乡之思,与亲人阴阳两隔之痛,无依无靠,但又不得不自食其力,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本该长大成人,娶亲育子,然后孝顺父母,本该为前途而着急,而今却终日幽忧,家都没了一切都成了想象而已。
孩子、妇女们任蒙人像商品一样赠送、交换,无人权也无自由。与世界史中的“黑奴贸易”很像,不如黑奴那般买卖次数多,但和黑奴过的一样惨。在不懂事的年纪就生离死别的感受可谓撕心裂肺,更何况还被奴隶主无视人格、磨灭天性。也是在这时儿童本还不太成熟的心理被蒙人的所作所为扭曲了,迫使他们“人之初,性本善”产生了巨大变化,古有“老马识途”,今有“蒙人残害”,这种心理阴影一直深入孩子们的骨髓,陪着可怜的孩子们长大,那就是恨。这一切都仿佛为蒙元时代的终结埋下了深深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