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甲子的学术生涯里,严家炎没少和人争论:他把鲁迅小说《铸剑》归为武侠小说而与一位学者发生激烈笔战,他撰文指出《创业史》中写得最丰满深厚的人物形象是梁三老汉而引起反对者无数,他秉笔直书为丁玲、萧军等人“翻案”……严家炎一次次参与论战,犀利之中坚守着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责任。
往事如烟。回首那些在跌宕起伏的文学浪潮里摸爬滚打的日子,年近米寿的严家炎这样总结自己:撰写了近400篇文章,出版了22本书,独立或与他人编撰了多本研究文集和教材。前不久,他挑选了自己有代表性的文章和书籍整理后交给出版社,十卷本、230万字的《严家炎全集》将在明年春节前后出版。
如今,严家炎依然有着一副侠肝义胆,面对文学界的乱象不吐不快。听到记者说起当前很多文艺批评变成了“夸夸团”,有些人甚至没有读原作就说好,他顿了顿,说:“文艺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无论为学还是做人,都需要一点‘傻子精神’,即不计利害,脚踏实地,坚守良知,只讲真话。”最近,严家炎为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周年如此题词,这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也是对从事文学研究的青年学子们的期望。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2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