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被称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厉害么?

2020-12-02 10:27:38 作者: 在正史中,被

军事并非他的强项

演义里面关于诸葛亮的军事作战描述篇幅同样很多,诸如南中之战、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杜撰。历史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第三年的确领着部队南征,但作战的主要对象并不是孟获这一类蛮族,而是益州南部叛乱的几个郡城,敌军也不是藤甲兵、象兵,而是士族们的私兵,更多是一群民夫、散兵游勇。他们的战力很差,在蜀汉正规军两轮攻势下很快败阵。这次南征包括路上行军来回,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结束了,就跟去南边逛了一圈一样。

而北伐战役也没有演义里面那么波澜壮阔,诸葛亮总共六出祁山,第一次北伐时曹魏因为来不及反应,陇西三个郡城的太守投靠蜀汉,但后来被曹魏大都督曹真重新拿下。第二、第二次北伐是因为缺粮退兵,并没有斩杀王双、韩氏五虎。最后一次北伐实际上和司马懿在渭水边对峙了一百多天,后来又转移部队到五丈原驻扎,企图攻略关中。但那年深秋,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逝,随后蜀军撤军。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战役和魏军打成平手,并没有为蜀汉开疆拓土,可见他的军事能力并不强。

小结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就是说他的治国能力和管仲、萧何一样,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政治家。但因为军事能力不足,再加上蜀汉国力太弱,所以连年兴兵都没有成功。

陈寿的父亲是蜀汉的史官,他本人也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了蜀汉灭亡、东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的局面,态度非常中肯。而且又被司马炎指定为史官,因为代表官方,一笔一画都讲究严谨,他笔下的诸葛亮其实才是真正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