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相诸葛亮,确有真才实学,还是浪得虚名

2020-12-02 16:07:05 作者: 千古名相诸葛

打从记事起,听到的关于诸葛亮的话题,无不是说他如何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文武全才、忠义无双,妥妥一个超级智者。

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得益于网络的发达,喷子的增多吧,越来越多地听到对于他的质疑之声。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宛如一个神明跌入深渊一般。

那么,被誉为千古名相的诸葛亮,到底是真有真才实学呢?还是浪得虚名呢?其实答案也很明显,诸葛武侯当然是真材实料假不了。

很多人攻击诸葛亮,主要是说他军事能力不行,说他除了隆中对啥也不是,三分天下和他没多大关系,六出祁山无寸功虚耗国力。而作为佐证的则常常是来自三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第一位便是与诸葛亮同时代,也是堪称最难缠的对手的司马懿,司马懿曾评价诸葛亮是:“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第二位,则是来自史官陈寿的妙笔:“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第三位则是我们开国领袖的评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基于此,很多人觉得诸葛亮不善用兵。可是很多人忽略一些基本事实,首先是结果,如果诸葛亮不善用兵,那么在千年历史之中那么多善于用兵的人群里,他凭什么位列武庙十哲?司马懿自认为比他强,为什么没有入选?难道武庙是按忠义来排坐的?

另外就是这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评价,其实也有问题。司马懿说诸葛亮“志大不见机……破之必矣”的时候,那是他才开始与诸葛亮对垒,志得意满的时候,后来被按在地上摩擦,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的时候,可还敢大放厥词?

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兵,司马懿看了他留下的营帐痕迹时,盛赞:“真乃天下奇才也!”这一句同样是司马懿说的,但反对诸葛亮者从来不提。

陈寿说,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这句话如果非要正确理解,应该是陈寿说他还不够好,所以没能成功。而不是不好。陈寿只是片面评价了诸葛亮的能力,而忽视了当时局势。以一州之地对抗两大强敌,如果不擅长应变,恐怕分分钟被灭了吧。

至于分兵之说,想来也是在某个特定情况下做的评说,想必是为了推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观点,不然,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他怎么可能反对分兵。

而且从客观来讲,分兵没有错,如果不分兵,那是打算不要荆州还是不要汉中?或者都不要龟缩在益州?如果分兵有错那应是错在侧重点。秦川路险大军难行,宜出偏师奇兵,荆州四战之地,东可吞吴,北可伐魏,应该重兵备之。

只可惜关羽没能守住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前其实已经进复失地,可惜胃口太大,对形势估计不足,导致惨败。前面的努力付之东流。诸葛亮临危受命,扶大厦于将倾,短短几年内安定国内,收服南疆,重新组织北伐,这是少有人能做到的。

他曾自比管仲乐毅,后来的成绩其实早已超越,管仲佐齐桓公成就中原第一霸主,也不过是一方诸侯,而齐国在当时本就是是大国,有足够的底蕴,不是刘备的弱蜀能比;乐毅佐燕王,联合五国之力连下齐国十五城,战绩彪炳,而燕国不过是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是比较弱的之一,远比不上三分天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