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错过的一员猛将:勇冠三军,帮助孙策平定江东!

2020-12-05 07:13:44 作者: 刘备错过的一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刘备之所以能够建立蜀汉,和曹操、孙权争夺天下,不仅离不开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谋士文臣,更依赖于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猛将攻城略地,就蜀汉一方来说,猛将众多,完全不输曹魏和东吴。不过,在刘备打拼天下的过程中,仍然错失了不少猛将。其中,就太史慈这位名将,刘备当初完全有机会将其招揽到麾下的。不过,太史慈最终成为孙策、孙权的手下,帮助其平定江东。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作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在东汉末年,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不过,刘备在帮助孔融解围之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由此,对于刘备来说,离开了孔融所在的城池,而这,无疑也让刘备错失了太史慈这员猛将。虽然刘备手下也有很多猛将,但是,得到太史慈可谓如虎添翼了。

公元195年,太史慈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在此基础上,孙策和太史慈一度交手,孙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马而揽得太史慈系的颈后手戟,与此同时,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也即在勇武上,太史慈完全可以和孙策相媲美。之后,太史慈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后来刘繇丧于豫章,其部下士众万馀人无人可附,孙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抚兵众。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在夺取豫章郡后一统江东。

由此,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太史慈这位大将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彼时,荆州牧刘表的从子刘磐,十分骁勇,从而对孙策所在的江东形成不小的威胁。对此,孙策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县,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对于勇冠三军的太史慈,在多次交手后,迫使荆州牧刘表的从子刘磐不敢再侵犯江东了。在东汉末年,太史慈弓马熟练,箭法精良,特别是在弓箭水平上,可谓首屈一指。对此,曹操在得知了太史慈的威名后,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而放了少量当归。

最后,就曹操的这一行为,可谓深有寓意,也即暗示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不过,太史慈因为对于孙策的忠义,显然不会归降曹操的。公元200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在孙策去世后,孙权执掌江东兵马。对此,孙权考虑到太史慈能克制刘磐,所以继续重用太史慈这位将领,遂委以南方诸大事。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06年,太史慈就去世了,当时只有41岁。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太史慈没有英年早逝的话,显然会成为东吴的一员大将。总的来说,就太史慈来说,是刘备一生中错过的一员猛将。在和刘备擦肩而过之后,太史慈成为孙策、孙权麾下的大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