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对峙长平已经有三年有余,赵国因粮草不能再继续供前线,赵王准备转守为攻。赵胜公子推荐了赵奢之子赵括为统帅,赵王虽然心中仍然有疑虑,但是目前的局势让他不得已走这步险棋。赵括的母亲深明大义,在赵括临出征前,找到赵王,用赵奢对其子的评语暗示赵王,可是赵王却听信了小人的蛊惑,依然让赵括担任新的统帅,带领二十万士兵赴前线替换廉颇大将。廉颇大将也知道赵括到前线意味着什么,干脆在后营休息,根本不在前线迎接赵括。赵括到达前线后,直接让熟悉地形的士兵带他来到,丹水东面的韩山高处。赵括将原在大粮山的幕府帅帐,前移到韩山。手下的士兵都在纳闷,这是要做什么?回到幕府后,赵括说前移幕府,就是要扩展丹水视野,以便伺机西渡丹水。
赵括提到廉颇将军守关三年,我来替换将军后,要么不攻,要么就如迅雷洪水,所以用十万士兵做此次突袭。其他将领随后问赵括的全面计划,怎料他说就八个字,正面交锋,随机应变。原副将提出是否可以进行妥善安置,如正面交锋分几次,出兵多少?如果破敌怎么样,如果破不了敌怎么样?赵括根本不回答,直接返问你们固守壁垒三年,可知秦军的劣势?又制定出什么妥善的计划?副将们认为虽然没有这些,但也没有失败过,如何不摸清敌情,这样贸然出兵,是不是有些突兀?赵括随即将这些副将撤下,由他的副将代替。白起也到达了秦国第二道防线老马岭。白起与王将军说起秦王为何要派他上阵的原因,其次对于这里的地形肯定是太熟悉了,但是白起提出两点要求。
其一,秦王让我挂帅出征,虽已有将士知道我来到长平,但将军还是要严守消息。不能在军中称呼武安君,白起和上将军,违令者当斩。其二,军中的战马战车,已经进行了重新打造,几天后将从水路到达,你们还是要精兵操练。这时白起让军需官来见,要求转移粮仓,并新建几个高高的粮仓,最好让赵军也能看到。白起让手下速速备马,趁着夜色查看地形,因为赵军随时有可能会突袭。白起看到光狼城的地势好,可进可退,便吩咐手下将帅帐转移到这里。同时了解到赵军的粮食供给主要是通过大粮山,故关或是绕过长平关,到达丹水东岭。
白起看了一晚上的地形,而赵军赵括那里,则盘腿而坐给大家听孙子兵法。其内容主要是书中关于地形的研究,不仅让将领听了以后要记住,更是要对其文字要理解。正在赵括还是讨论兵书之时,秦军的新战车已经到达,将领们都认这是个神车,不用穿盔甲都可以应战,直冲阵营,而且速度极快。白起估计就在这几日将有大战,让士兵们吃好,准备好随时出兵。赵括再次到军前,鼓励士兵,立下军盟。胜则凯旋回乡,败则战死沙场。公元前260年,赵军西渡丹水,准备突袭丹水西岸的秦军壁垒。白起这边,早已做好了准备。在看了赵军的架式,秦国将军做出之前的应对方案。赵军很快成功进入秦国一垒的阵营,赵括也十分高兴,想着如果按此计划,肯定能打败秦军。所以下令军中只留四万,其他的四十万大军要趁胜追击。
赵括骑马追去时,却被当地的百姓拦截,说让赵国的将军不要追赶。因为如果是逃军,必是狼狈不堪,而秦军逃跑的一路上,不紧不慢,而且非常有阵型。赵括并不听这些百姓的劝告,认为如果秦军都逃进了老马岭的壁垒,是必要在攻垒这块多下功夫。所以继续行军。百姓跪地求赵括,赵括将军直接命人将这些百姓拉到一边,继续追击。秦军真的逃到壁垒中了吗?请看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