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与渐臻成熟:试论宋代科举改革完善及创新转变

2020-12-05 14:28:18 作者: 承前启后与渐

▲今人仿建的宋朝皇宫

制科考试范围虽然狭窄,但应试资格却放得极为宽松。无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举荐参加相关考试,那些已经考中进士的人也可参加制科考试。北宋名臣富弼本想参加进士科考试,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不料赴考当年岳父晏殊担任主考,为避嫌只能选择参加当年的制科考试;苏轼、苏辙两兄弟,本来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就考中进士,却嫌名次不够靠前,于是又参加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的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据宋人郎晔考证,大文豪苏轼考的应该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苏轼雕像

▲科举考场复原

三、宋朝科举创新完善之处

宋朝统治者完善了此前科举的种种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有许多创新变革之处,这些改变中,最值得肯定的当是以下四点:

第一,确定糊名制度。即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主考官与阅卷官进行评改时无法得知每张卷子为谁所做。宋初,请托、投献风气依旧,直至宋真宗时才开始采用糊名制度。当时有许多名臣儒生对此表示反对,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苏颂等人,他们认为糊名过于冒险,害怕平时声名狼藉之人依此取得上佳的考试成绩,从而步入仕途。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实践的证明,糊名制度最大程度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

▲宋英宗赵曙画像(局部)

第二,确立考试时间。唐朝科举每年一考,国家为此需要动用庞大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定科举为三年一大比,这个规定直到科举废除都没有做过任何改变,古籍所载“大比之年”往往指代就是这年礼部举办的“春闱”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了。 通过降低考试频率,国家能够省下大量人力及物力。

▲欧阳修雕像

第三,转变文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知贡举,主持当年科举,他向来厌恶无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于是在此次考试中他将延续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善于议论古今成败之理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是在此次科举中占了大便宜,顺利脱颖而出,欧阳修也因此成为宋朝古文运动的“旗手”。

▲宋代官员审案场景绘画

第四,转变考试内容和科目。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对于科举内容与科目进行了大量更改,“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黜,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意思是明经、明法等繁杂科目尽数废除,只留进士一科,今后考试也只考经义,不必再考诗、赋。王安石给出的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写诗作赋熟知音韵,对圣人之言却知之甚少,在为官治世时势必会缺少治国理民经验。虽然明经等科最终并未废除,但后世科举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却是由此开始的。

▲“拗相公”王安石雕像

四、宋代科举甲科与乙科的区别

唐朝科举最初并无甲、乙两科区别,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所有进士都被称为“乙科”,唐玄宗后来为彰显文德才下诏设立甲科。终唐一代,“甲科”也只是进士科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代称。宋朝前期的进士考试,甲科、乙科还都只是指代进士而言,而且甲科出身也不一定会优于乙科,如名臣张咏,乃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乙科”,欧阳修之子欧阳棐、大文豪苏轼中的也都是乙科。到北宋后期,甲、乙科就成了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甚至还有第三档的“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