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与渐臻成熟:试论宋代科举改革完善及创新转变

2020-12-05 14:28:18 作者: 承前启后与渐

在之前的文章中,子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唐代对科举制所进行的全方位改革,今天咱们再来谈谈宋朝对于科举制度所进行的创新与完善。虽然宋朝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不如唐代那样具有颠覆性,但宋朝同样是科举制度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也是科举制臻于成熟的朝代。甚至可以说,自宋朝创新完善科举之后,直至清末正式下诏废除科举为止,科举制在中国基本没有任何本质改变。

▲唐代科举场景绘画

一、宋朝科举怎么考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顺应赵普等人请求黄袍加身,于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在这一年,各地尚未统一,国家也处于半战争状态,然而赵匡胤对于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在百忙之中举行了大宋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总共录取进士19人。关于进士人数,其实也有讲究,自唐末五代以来,每科进士人数一般都控制在二三十人上下,大宋王朝的首次科举又要为今后做出表率,因此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反复挑选,最终选出了这19名佼佼者。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下诏再次举行考试,这次进士更少,只录取了11人。此后数年每榜进士大约都在十人左右,乾德四年(966年)最少仅录取了六人,这在千余年的科举史上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陈桥驿兵变旧址

赵匡胤为宋朝定下了善待文人的祖制,要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笼络文人士子,赵匡胤在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诏,命其组织人手整理近十年及后周乃至后汉等国的举子档案,并统计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未考中的士子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体谅这些屡试未中的士子着实不易,便下圣旨统统赐予进士出身。自宋朝起,此类进士就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赵匡胤这次“恩科”规模庞大,然而又不无道理——毕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由此不难发现其治国理政手段之高超灵活。此后历届“恩科”的规模有限,只涉及到极少数人,对科举整体无碍。

▲宋太祖赵匡胤坐像

除去“恩科”这一特例,宋朝前期的常规性科考基本承袭了唐朝和五代做法,依旧是常科与制科两大系统。“常科”即常设之科,除去最令人熟知的进士科外,还有诸科,如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各地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中乡举者于冬末汇聚到京城汴梁,等到次年开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国家级统一考试——会试。

▲古代贡院模型

二、宋朝科举考什么

自唐代以来,举子和士人最看重的还是“进士”与“明经”两科,两科之中又以进士科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顺畅乐观,往往能够高居宰辅重臣,明经及第的前途则显得坎坷,能够成为朝部高官的寥若晨星。至于其余各小科,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过是主政官手下的刀笔文吏,很难进入权力核心。

▲宋仁宗赵祯画像(局部)

至于第二类“制科”,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此类考试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射策,唐代得以发展普遍,至宋朝时逐渐形成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即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比如宋太祖所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宋仁宗所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六科,这些都是自唐朝承袭而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