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吴王李恪,其实并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么不堪

2020-12-06 04:52:01 作者: 历史上真实的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其实这句话颇受争议,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古代,封建帝王登基后,会要求史官美化跟自己相关的事件,说白了就是对于自己的丑闻不要记载,这样就可以给后世留下一个好形象。那为什么又有帝王完全不在意这些事呢?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虽说他对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有做过美化,但他还是让这件事情流传了下来,如果我们把玄武门之变放在古代来看的话,唐太宗李世民简直就是不忠、不孝、不义之徒,但现在我们看唐太宗,其历史形象简直完美,堪称帝王中的典范,究其原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和能力完全覆盖住了他弑兄杀弟的丑闻。而在唐太宗时期还有一人,他正好相反,由于其才华太出众,他的缺点却被无限放大。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唐太宗的庶长子吴王李恪。说起李恪,遍观史书,能找到的只有他劣迹斑斑的一面。据《新唐书》记载,公元637年,李恪任安州刺史,而就在这一年的年尾,御史柳范却上奏弹劾李恪,原因就是李恪在游猎是肆意踩坏农民的庄稼。最终被免了安州刺史一职。

这个弹劾的理由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是唐太宗的授意,身为一州刺史,游猎踩坏庄稼的这一件事,对于李恪的地位来讲,用鸡毛蒜皮来概括也毫不为过,但为什么却惨遭弹劾呢?笔者猜想,估计是唐太宗为了打压李恪,授意柳范用此理由来削弱李恪。那为什么需要借此来打压他呢?我们不妨大胆猜想,就是因为李恪的才华太出众了,毕竟唐太宗曾评价李恪“英果类我”。而在史书中却单单只记载了这种丑闻,导致我们对李恪只有一个恶劣的历史形象。

到了公元638年,唐太宗再把次李恪任命为安州刺史,但在其上任之初,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对李恪修书一封,名为《诫子书》,本意是在告诫李恪到了自己的封地后不要再胡作非为了,好好治理当地的风土民情,但这仅仅是一封告诫书吗?李世民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帝王心术玩的这么溜的人,其本意到底是什么呢?

估计是叫李恪对皇位不要有什么想法,好好的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李恪的才华足以争当皇帝,足以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史书对于《诫子书》的这一描述,尽显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家常教育问题。而接下里的一件事情,李恪的历史形象完全与史书相悖。

话说,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由于谋反被流放,二子李泰因为某种原因也不得善终,最后不得不里次子李治为储君,鉴于李治年龄过于幼小,唐太宗就想过换皇储,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恪。唐太宗能想到李恪,年龄是一个因素,但这仅仅是不够的,如果李恪是史书记载的那样,觉得唐太宗会考虑李恪吗?虽说这个想法只是昙花一现。

在史书中记载的李恪完全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而唐太宗换皇储这件事,想到的却是李恪,一位朽木不可雕也的人会得到唐太宗的青睐吗?那肯定不会的,所以这里就前后矛盾了,不符合逻辑,这里我们也就得到了一个结论,李恪的真实形象,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不堪,种种原因分析,李恪才华横溢,有帝王之相,唐太宗时时打压和告诫他,才有了史书里面的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