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看城门的小官,为何能阻止“熙宁变法”?

2020-12-09 08:58:01 作者: 位卑未敢忘忧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看城门的小官,为何能阻挠“熙宁变法”?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朝野异口同声的保荐下,担任参知政事,开端清除旧弊,推广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变法旨在富国强民,改动积弱积贫情况。惋惜,变法中问题频出,遭到保守派的激烈抵抗;变法又对一般民众日子产生了晦气影响,因而也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司马光曾三次致书王安石,要求废弃新法,许多文臣因上疏对立变法,而遭贬谪放逐。但这一切没有不坚决变革派决计,而变革派最大的支撑者和后台老板宋神宗,仍然无比信赖王安石,变革在自上而下的强制推广下,困难前进。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封大众为躲避保甲法,自断手腕,而新的交税准则,使贪官蠹役大举中饱私囊,变革朝着违反初衷的方向敏捷滑落。王安石变法数年,弄得生灵涂炭,天怒人怨,而这些实情皆因所用非人,方针制定者一直被小人蒙敝,而听不到实在的声响。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全国大旱,饥民流离失所,首都开封一时间挤满了饥不择食,面呈菜色的难民。

面临天示异象,各地雪片似飞来的旱情奏报。以及蝗灾暴虐,让宋神宗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他从前当朝嗟叹,意欲废弃变法中欠好的部分法则。王安石目睹宋神宗神态落寞,似有不坚决,赶忙上奏,水旱之灾,是寻常之事,依尧舜之贤明,亦不能防止,这些不足以让圣上担忧。王安石的话并未消除宋神宗的疑虑,更可悲的是,王安石并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恰在此时,一个办理城门的小官员郑侠,画了一幅流散图进献宋神宗。这个郑侠,确有侠义之风,亦非籍籍无名之士,他在《宋史》有传。说起来,王安石对他还有过知遇之恩,王安石很早就知道郑侠的贤能,从前相约以见,并且奖掖选拔,甚为器重,但郑侠在任当地官员时,深知变法因急于求成,欲速不达且脱离国情,现已成为小人攫取私益,鱼肉大众的利器,从前数次上书恩师王安石,力陈变法带给民间的磨难,王安石不为所动,郑侠也因而而被贬官任办理城门的小吏。

时逢全国大旱,流散扶老携幼,捉襟见肘,乃至伏枷带锁,负瓦揭木,卖与集市以归还官贷,不计其数的饥民阻塞了路途。目睹此情此景,郑侠忧心忡忡,知道王安石难以承受谏言,因而,依其丹青所长,将弱不禁风、饿殍遍野的民间疾苦画作一幅流散图,期望用这种直观又触目惊心的现状来警醒宋神宗,画卷既成,怎么上达天听?郑侠犯了难,他从前投递官府,但是没有人敢上传朝廷,自己又位卑言轻,更没有或许亲身上疏宋神宗。情急之下,郑侠谎称此乃特急军情,经过特别途径直接呈报到了宋神宗手中。

这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总算见效了。宋神宗展图细看,尽是一些流离失所、啼饥号寒、宛如人间地狱的众生磨难像,忍不住泪如泉涌,想不到自己义无反顾支撑的变法,会带来如此严酷适得其反的成果。

郑侠所献流散图,有现实,有根据,还有一段非常煽情的奏疏《论新法进流散图疏》,其间,所言好像立下军令状“旱由安石所造成的,去安石,必天雨”。两宫慈圣太后与宣仁太后亦泣诉,王安石乱全国,病国殃民。至此,天怨,人怒,宋神宗也失去了耐性,第二天,就下了罪己诏,宣告废弃青苗等法。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宋神宗下罪己诏后,没过几天,天降甘霖,这一自然现象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以及新法的夭亡。当大雨倾盆而至时,群臣入内恭喜,宋神宗遍示郑侠流散图和奏疏,并责怪群臣遮盖自己,犯有欺君之罪,王安石不得已奏请革职,至此,朝野表里咸知,罢除新法,变革派主将王安石被革除宰相之职,皆由郑侠一幅流散图所引发。

王安石被罢相后,奏请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吕惠卿立刻主张宋神宗治郑侠“擅发马递罪”,也便是前文所言郑侠采纳的非常之举,谎称加急军情一事。宋神宗念郑侠一片济世救民拳拳忠心,不予追查。吕惠卿也是坚决的变革派,新法被时间短废弃后,再度康复。郑侠见新法死灰复燃,在咬牙切齿中仍不忘初心,将存亡置之不理,再度发挥特长,锋芒直指窃据相位的吕惠卿,并再次上疏,并选取了唐朝的名臣魏征、姚崇、宋璟,以及奸臣李林甫、卢杞等人,成画两幅,名曰““正派正人社稷之臣图”、“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借以讽喻群小。吕惠卿大怒,以诽谤罪将郑侠放逐汀州,后又罗织罪名,奏请宋神宗追查郑侠死罪,宋神宗以郑侠所言非为本身,忠实可嘉而不予深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