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军政权——汉人在边陲之地的奋斗与挣扎

2020-12-13 10:29:14 作者: 晚唐归义军政

大中五年(851年),一行来自边境的使者露宿风餐地从长安城门飞驰而过,面临衣冠满目的汉人国都,一位和尚洒下等待了两年的热泪。这位和尚法号悟真,由河西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震动朝野的音讯:河西克复了!自安史之乱后,因为唐军无暇西顾,使得从前握在手中的西域逐渐为各个政权蚕食,至于河西也未能幸免,终究落入吐蕃之手。

一、归义师前期

唐宣宗(810年-859年)时期,虽经几代皇帝的运营,唐朝已有中兴致象,但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仍无力向西用兵,沦丧六十七年的河西,汉冠不再,乡音已改,但今天,未费一兵一卒,河西又回到了大唐的地图,汉冠再现,汉音重回,彼时之唐人面貌再现河西。如此的汗马功劳,究竟是何人所为?这个英豪的名字叫张议潮。

吐蕃占据占据河西今后,大力宏扬释教,僧尼人口很多添加,相应减少了劳动人口,各种税收使得大众的担负大大超过了唐朝时期。吐蕃政权又收缴很多铁器,使得农业功率大大下降。唐朝通行的心灰意懒页被废弃,交易方法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各汉人大族的社会基础难堪未过多不坚定,但汉人位置却适当低下,不只低于吐蕃人,乃至还低于其他民族。因为种种社会矛盾的堆积,各地的起义也此伏彼起,但都被吐蕃聆听者逐个打压,直到大中二年(848年),吐蕃聆听阶级内部矛盾丛生的时期,沙州(今敦煌)豪强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了吐蕃守将,夺取了沙州与瓜州,并采纳且耕且战的方法一起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逐渐克复失地;又遣使分多路向长安告捷,因为河西与长安之间的路途没有彻底打通,故于大中四年动身的悟真使团历经两年,才终究抵达长安。

至大中五年,张议潮连续率军克复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除凉州外,河西数州重归大唐地图。故于当年八月,张议潮遣其兄张义潭携河西十一州地图再次入长安告捷。唐宣宗接见使者后,便封其为“归义师”节度使,全掌河西业务。遭到朝廷嘉奖后,归义师上下振作,归唐之心倍切。

(图)河西十一州

大中十年(856年),吐蕃于九月麦熟前,计划以劫粮的方法袭扰归义师,但遭到归义师迎头痛击,以致被反攻入其国境,两军打开大战。归义师军容整饬,旗帜飘荡,鼓声雷动,两军相交,归义师势不可当,黄沙往后,吐蕃戎行溃散奔逃,取胜后的归义师齐奏《大阵乐》,旧日唐军之风貌复现河西,天兵之雄威再振边境!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人尽汉歌。莫堪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现在不记书。旗队浑如秀丽堆,银装背嵬打回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灵武、西凉不必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其时轧吃儿。”

(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归义师开展现已改进,但在归义师与唐王朝之间的凉州依然被吐蕃握在手心。大中十二年(858年),张议潮遣其侄张淮深率军直逼凉州,通过三年苦战,于咸通二年(860年)终将凉州再次归入大唐地图,至此,长安与河西总算连成一片。咸通八年(867年),归义师实力影响至陇右和西州,一起,先身入朝为质的兄长张义潭去世,张议潮随即亲自入朝,而将归义师业务交于其侄张淮深。张议潮入京,一去不返,于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长安。

二、归义师中期

张淮深代掌归义师政权,但唐朝并不给他节度使旌节。没有节度使旌节,意味着张淮深未被中心朝廷所供认,一起也就无法取得唐朝的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迁回鹘又深化甘、肃等州,乃至现已对瓜州发生要挟。归义师政权堕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张淮深采纳军事行动,对回鹘打开反击,难堪将其打败,但西州回鹘于乾符三年(876年)占据了归义师的一个重要乡镇——伊州。张淮深虽又屡次遣使赴长安恳求颁发节度使旌节,但皆未能如愿,这使得内部矛盾激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