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叛魏降吴,被司马昭斩于寿春,是实力不济还是另有原因

2020-12-13 16:10:05 作者: 诸葛诞叛魏降

和平元年(公元256年),祸乱东吴的权臣孙峻在睡梦中被诸葛恪索命,吵醒之后便得了沉痾不治而终,死的时分刚刚三十八岁,这也算是诸葛恪身后又为东吴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是孙峻在临死之前把一切的权力都交给了弟弟孙綝,此刻的东吴仍然还没有脱节权臣当道的漆黑形势。

别看孙綝接位的时分只要二十五、六岁,做起恶来一点都不比孙峻差,根除异己、霍乱朝纲比起他哥哥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今日修正首要不是来了解孙綝的,而是要说一件在他接位第二年产生的一同大事件。

据《三国志•孙綝传》载,和平二年(公元257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因不满司马昭掌控曹氏政权率部叛变,他一面调集临淮的部队屯据寿春跟魏军进行反抗;一面差遣部将朱成前往东吴请降,期望东吴可以出动军队救援。为了表明诚心,诸葛诞还特意让自己的儿子诸葛靓随同前往并留在东吴做人质。

东吴接到诸葛诞的请降之后喜从天降,随即录用其为左都护、授假节、大司徒加骠骑将军兼青州牧并封爵寿春侯等等,首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口头相持。随后又派出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将率三万大军敏捷前往寿春救援。所以,吴、魏之间这场长年累月的寿春之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据《三国志•诸葛诞传》载,诸葛诞在临淮宽宏大量运营了多年,因为其崇高的疏忽和超卓的政绩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威,而他又死心塌地的忠心于曹氏宗族,所以就遭到了其时权臣司马昭的忌惮。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司马昭本想以升官为托言掠夺诸葛诞的实权,将他调到朝廷傍边任一个虚职。但是诸葛诞对司马一族横行朝野的行为早已不胜忍耐,再加上这一次又看透了司马昭的动机,所以就在这一年的五月份大张旗鼓部将、归拢部属正式判魏降吴。

诸葛诞在寿春归拢了淮南、淮北以及扬州宽宏大量的近十五万部队,并在城中囤积了一年多的粮食闭城自守。司马昭得知音讯之后,亲率二十六万大军赶赴寿春进行征讨。在魏军前部还没有对寿春构成合围的时分,文钦等将带领的三万吴军从寿春城东北的险峻地段突入了城中。

在尔后的几个月的时刻里边,吴、魏两军在城内、郊外进行了数场厮杀,战事进行得反常剧烈。城内因为接连几个月的困战,士卒们伤亡沉重士气低下,将军们之间也开端呈现了不同的定见和声响,后来还呈现了几回将军私行翻开城门率部富有的现象。相比之下更为丧命的是,粮食也逐步的变的稀缺,这无疑使得这场战争的天平倾向了曹魏的一方。

城内打成了焦灼战,整个形势变得反常严峻,郊外的吴军难堪尽心竭力地进行了屡次救援,但终究都被魏军击退,为此孙綝还一怒之下斩杀了东吴的后期名将朱异,这就使得东吴在此次战争中的丢失更是落井下石。

这场战争从开端到完毕整整继续了将近十个月,直到和平三年(公元258年)的二月份才以魏军霸占寿春取得了全面的成功而完毕。东吴在此战中的丢失极为沉重,据《三国志•诸葛诞传》载:“唐咨、王祚及诸裨将皆面缚降,吴兵万众,器仗军实山积。”不过,在这次寿春之战中,还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如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有意组织的相同,现已注定了诸葛诞在此战中必将会兵败身死。

据干宝《晋纪》载,寿春这个当地的气候十分特别,每年到后半年的时分都会下好几场瓢泼大雨。下过雨之后淮水就会众多,而且每次都会淹没到寿春的城墙根儿,所以开始诸葛诞看到司马昭命魏军在郊外连营扎寨的时分心里还十分高兴,并对部将们说:“是固不攻而自败也。”意思便是说,不必修正打,淮水众多就把魏军给冲垮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