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前半生兢兢业业,登基做皇帝后却变得昏庸无道,这是为何?

2020-12-17 08:54:59 作者: 孙权前半生兢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全国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他对孙权特殊的胆略和气势,给予了很高的赞扬。意思是孙权少年时期,就做了全军统帅,他能占有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垂头和屈服过。全国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要刘备和曹操罢了。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孙权,字仲谋。十岁便跟着长兄孙策,投身军旅,他聪明有谋,性情豪爽,在军队里威望很高,他哥哥孙策也很赏识弟弟的才调,孙权十五岁时,便委任他为阳羡(今江苏宜兴一带)县长。公元200年,孙策被奸人刺伤而死,临终前,孙策将官印颁发孙权,期望他能带领江东将士,与全国英雄一争高低,并嘱托部下(张昭和周瑜)支撑孙权,这样,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就挑起了统辖江东的重担。

孙策新丧,江东形势不稳,孙权年少,势单力薄,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多亏了张昭和周瑜,压服群臣团结起来,一起支持孙权,江东的人心才逐步安靖下来。后孙权开端集中精力开展江东,孙权以师傅之礼对待张昭,将内政交给他,江东的经济很快昌盛起来,把军事交给周瑜,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后,孙权就开端讨伐不服自己控制的人,他自己礼贤下士,招纳名人,鲁肃、诸葛瑾等名士纷繁投到他的麾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三分全国的形势构成,孙、刘、曹为了本身的利益,他们之间既有联合又有征战,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孙权少年得志,终身脚踏实地,英明决断,可当了皇帝后,就开端糊涂起来,47岁的他变得好高骛远,宠信小人,猜疑忠臣,干事刚愎自用,和之前的英姿焕发比较,判若鸿沟。

为了监督朝廷官员,孙权专设了校事、察战两职,很快,孙权的身边只剩下了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朝政日益糜烂,几度替换太子,对吴国的政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吴国的消亡埋下了祸源。孙权的终身,前期少年得志,英姿英发,后期昏聩误国,真实令人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