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2021-01-01 20:05:05 作者: 起兵铲除吕后

刘襄起兵攻吕,刘章政变倒吕,他们都没有坐上皇位。并不是由于他们是刘邦的孙子,而坐上皇位的是刘邦的儿子。而是由于在根除吕党时起到决议效果的,不是刘氏宗亲,而是朝中的大臣。

吕后称制,冲击的重点对象,便是刘氏宗亲。刘邦的很多儿子,被她以各种托言和理由杀了一大半。硕果仅存的几个,都吓破了胆,在她当政时期,无不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

吕后身后,刘氏宗亲有好几位起来造反、或许叫发起政变。像刘章、刘襄,都是这样。一方面是积怨已久,一方面也有点“墙倒众人推”。

可是真正在“诛灭诸吕”起到效果的,不是被限制已久的刘氏宗亲,而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与朝中的实权派大臣。比方灌婴,本来是受吕产去迎击齐王的(吕产当然是“诸吕”,刘王便是题目中说的刘襄,刘邦的孙子,归于刘氏宗亲),灌婴至荥阳屯兵,使人与齐连和,等所以阵前倒戈。

可是齐王刘章并没有率军长驳直入,攻入长安。在长安的,是另一位宗亲刘章。刘章与大将周勃联手,根除诸吕,把握了朝中大权。

这时宫中还有一位太子,名义上是刘盈的儿子(终究是不是,这也是个千古迷案)。新一任的皇帝,必定要从刘家子孙中发生,可是终究花落谁家,可不是这几位宗亲说了算的。由于他们中并没有哪一个,把握了实践的权利,赢得了大臣们的拥护。

大臣们坐在一同商议。这个说立长,那个说立贤,这个主张立高皇帝的儿子,那个建议立高皇帝的孙子。这局面尽管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也可想而知。

假如要看谁在平灭诸吕的过程中劳绩最大的话,齐王刘襄肯定是三个入围者中劳绩最大的那个。单从这点来看的话,齐王刘襄似乎是最有资历来做这个新皇帝的。

但齐王刘襄也存在一个很丧命的问题,听说齐王刘襄跟汉惠帝刘盈相同,也有一个反常强悍的母族。咱们好不容易才不必被吕家这种反常强悍的外戚欺压了,莫非还要再让齐王刘襄的母族来做汉帝国的外戚,再欺压咱们一次吗?咱们这次能够幸运平灭了吕家这种强悍的外戚宗族,假如再遇到一个强悍的外戚宗族,接下来会是谁灭了谁?就没有人会知道了。

所以在有人提出来要拥立齐王刘襄为新皇帝的时分,大臣们的反应是这样的”大臣皆曰:“吕氏以娘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伪君子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这儿的这个“皆”字用的好啊,大臣们全都对立齐王来做这个新皇帝。

其实呢,大臣们之所以不愿意拥立齐王刘襄,还有一个不方便明说的原因,那便是大臣们对齐王刘襄的两位反常彪悍的兄弟,实在是既喜爱又害怕啊。喜爱的是这两位小侯爷在平灭诸吕时那种敢打敢冲的劲头,害怕的是这两位小侯爷在平灭诸吕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凶恶。

这两位小侯爷杀起诸吕这种皇亲国戚来,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姿态,这要是齐王做了新皇帝,如果将来新皇帝对咱们这些人有少许的不满,这两位小侯爷杀起咱们来,还不是像宰只鸡似的那样随意。齐王有如此彪悍的两个兄弟,仍是不要给齐王上位的机会了,要不然接下来咱们这些人那还会有生路啊。

这话不能明说,可是咱们心里都理解。这年代地还有一位王,所说宽厚仁慈,更重要的是其母薄氏不受刘邦宠爱,没有强势的舅族为之支持。所以久经商量之后,大臣们决议立这位代王为帝,实在的意图是便于操控。

代王刘恒,也确实没什么实力。在使者来到代国王宫时,代王还不敢跟他们进京,忧虑这是一个圈套。后来壮着胆子来到长安,发现大臣们真的是拥立自己为帝,那真是意外之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