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初年,夹山寺来了一位自号法名“奉天玉”的和尚,他听到小和尚介绍了“丁乱灰烬”是指清顺治四年(丁亥岁)“招安澧属诸县”,探知夹山寺藏有抗清烈士,遂兵焚其寺,使三朝御修的江南名刹除部份偏殿外,瞬间灰烬。的状况后,思忖好久,便向时任石门知县的魏绍芳“请书”开山,拿出“私蓄”,在众和尚的共同努力下,不数年“森林大举”,不只“尽复旧观”,还增修了许多殿堂和设备。至此,夹山寺抵达鼎盛时期,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需“骑马关山门”,成为了楚南名刹。
奉天玉大和尚(1606-1675),夹山寺和尚。依据传说,其即李自成。圆寂于夹山灵泉禅院,葬于夹山寺西坡,在奉天玉大和尚墓旧址上现建有闯王陵。
李自成,明末农人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树立大顺(1644年—1645年),或称李顺,是我国前史上于明朝末年由农人军闯王李自成推翻明朝后树立的政权,大顺先以西安为京师,随后曾迁至北京,疆域一度包括华夏多省之规模。但之后又被清朝打败,终究被南明政权所灭。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反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没有抵达,据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法流窜,经襄阳入湖北,企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于1645年奥秘消失。
其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陈述说,李自成军力溃散,仅带心腹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乡民围困,无法逃脱,自缢而死。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身现已腐朽,无法辨认了。还有一个依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陈述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仅仅丢了首级。可是,这个“罹难”说却难以令人信任。由于李自成雄才大略,勇猛十分,一直是官府的死敌。
无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控制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存亡必定是其时的重大事件。而阿济格陈述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虚浮不实,清王朝怎能信任?何腾蛟的陈述几乎便是马后一炮,谎称战功,南明王朝也不会信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戎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心腹与现实显着不符。何况,假设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安静吗?
可是,现实上,其时九宫山很安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安静。那么,为什么有“罹难”之说,并且在民间广泛撒播?据估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是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能够消除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歹意,下一步或许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觉,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重整旗鼓。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听说,清朝初年,行将就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到差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较为投合,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吊唁之中,方丈的学徒告知他:那方丈便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查询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和尚墓。据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段附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园陕西米脂县的风俗相同。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定见。
有人说,奉天玉和尚墓的发现,只能阐明石门夹山寺的确有奉天玉和尚这个人,并不能证明奉天玉和尚便是李自成。又有人说,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目光灼灼,以此证明,奉天玉和尚不是李自成。因此,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结论。李自成的存亡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讨论不休的事。
奉天玉大和尚究竟是兵败后的李自成仍是李自敬?其实在李自成身后被拥护为大顺皇帝的李自成弟弟李自敬更有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