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的表述是不精确的。实际上,原话是这么说的:“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这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证的宋人尹源《唐说》的一段话。意在阐明唐朝中晚期的藩镇割据对朝廷的影响,这其间的河北指的便是闻名的“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是在安史之乱后成形的,当然其根底便是唐玄宗为了威震四夷建立的十大节度使镇守边镇准则,该准则的兵员是以募兵制的方式招募的战士。在开端,边镇确真实很大程度上让大唐海晏河清,但随着时刻的推移,节度使开端由工作武士担任,他们在边镇构成了自己的实力,拥兵自重。安禄山起兵之前兼任三个边镇的节度使,统兵近20万,而其时的中央军还不到八万,这简直便是在玩火。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将帝国简直拖垮,皇帝也换了三个,到了唐代宗时期才终究将安史之乱压下来,但并没有真实平定暴乱。史朝义兵败后,其部下大部分将领都归顺了朝廷,为了安慰这些人,唐代宗仍旧让他们官复原职,担任原先的节度使。张忠志(李宝臣)为承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薛嵩为昭义节度使等等。
唐代宗本是为了安慰人心,可是李宝臣、田承嗣和李怀仙却持续拥兵自重,尤其是后来吐蕃大军攻进长安,朝廷自顾不暇,这三人尽收原先的部众,在河北开端了部分自治,也就构成了“河朔三镇”的局势,他们归于半独立的政权,割据可是仍旧尊唐廷为正朔,朝廷的政令简直达不到河朔三镇,包含税收也是他们自己截留,官员的录用也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可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在节度使替换的时分都要上表得到朝廷的封爵。正如李德裕所说:“河朔军力虽强,不能自立,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藩镇的中心是戎行,朝廷无法操控这些戎行,需凭借节度使来办理戎行,而节度使也需经由朝廷的认可到达威服部众的作用,要知道藩镇内部的牙兵是很厉害的,他们完全可以图谋不轨杀死节度使。
河朔三镇节度使都是数易其姓,这在必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藩镇的实力,9世纪河朔三镇的衰败就有这个原因。最初河朔三镇成形后,朝廷完全没有办法,一来藩镇实力很强,政府很难将其平定,二来强悍的河朔三镇成为河南的屏障,震撼夷狄,从这一点来说唐廷的连续还要依托三镇。
但毕竟三镇对皇权的应战极大,所以朝廷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节度使,有限制河朔三镇的防护型藩镇,也有维护南边税收的藩镇等等。藩镇之间彼此制衡,如果有哪一个藩镇发起暴乱,其他的都能遵从朝廷的号令围殴这个藩镇。
但随着时刻的推移,天然有其他节度使仿效河朔三镇也搞割据,可是在黄巢起义之前的藩镇,即便是割据,也仅仅半独立的。节度使们并不想替代唐廷而代之,他们仅仅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自治,仅此而已。
而河朔三镇的强悍又能限制其他藩镇,一起和朝廷构成奇妙的平衡。可是9世纪之后,河朔三镇逐步走向衰败,来自朝廷的冲击是一方面原因,唐宪宗时期曾花大力气削藩,对河朔三镇也是能分化的就分化,尽管并不能处理河朔三镇的问题,但也在必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并且在这一时期,他们还曾归顺朝廷,尽管后期又割据出来。
另一方面原因便是前面说的内争,不断呈现夺权的状况,并且后期税收削减,减缩开支,藩镇军力削减。河朔三镇由强变弱,但帝国总的藩镇实力的确增强的。直到后来呈现了庞勋起义以及影响极重的黄巢起义。
在黄巢起义之前,唐廷和藩镇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使用的一种联系,尽管互有攻伐,但究竟风平浪静,乃至还能有用抵挡外夷。可是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平衡局势,在平定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各个节度使纷繁独立,早已不是河朔三镇独领风骚的时分了,藩镇割据的年代真实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