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来临,出版如何对接有声书

2020-09-21 17:20:27 作者: “耳朵经济”

当下,不少青少年成为听书的忠实读者,他们的选择也在支撑着整个市场的体量。

听书可以为读者营造具有沉浸感的体验,这也成为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听书率较上年平均水平分别提高4.3%和8.5%。与此相对应的是整个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有声书市场规模已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近40%。而近5年来,中国有声书市场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或许是有声读物发展的最好时期。

整个有声读物市场中,内容是核心。出版单位作为内容生产者主动参与,符合自身发展趋势。随着有声读物精品化渐成趋势,出版单位的内容优势凸显,参与度也在逐渐提高。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出版单位仅仅将脚步迈入到有声读物市场还远远不够,如何融合成为关键。

精心谋篇布局 合作与自建各有千秋

当下出版单位和策划机构有多重视有声读物市场,看看以下几个例子:人民文学出版社从2018年就开始招收专业人员负责有声书的录制、运用、推广,并搭建“人文读书声”店铺。人民邮电出版社听书产品筹划与上线也是在2018年,同时其还在持续地对内容进行开发。上海译文出版社则将有声书建设视为全社“全版权、多形态”布局下的重要一环,其重点书和常销书都争取有声化。新经典文化则实现了有声读物产品线的全面开花,“路遥经典文学系列”“马尔克斯大师系列”“三毛暖心文学系列”“华语文学经典系列”“悬疑推理盛宴系列”等有声读物成绩不俗。

在合作方面,出版单位和策划机构的有声读物分发主要有两个渠道:与平台合作或自建平台。与互联网有声读物平台合作是目前出版单位实现有声读物布局的重要手段,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凌云就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上海译文社的“译文有声”的主播账号就入驻了喜马拉雅、懒人听书、微信读书、掌阅、当当云阅读等各大有声平台。

在自建平台方面,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与科技部主任赵晨介绍,人文社打造了“人文读书声”微信小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阅读体验方式,包括线上听书、看电子书、看视频解读、看活动直播等,还可以与实体书实现互联,包括用户线下买纸书、通过扫码即可线上收听同名有声书等。“目前‘人文读书声’已上线200余种经典文学有声书,如《围城》、《红星照耀中国》、‘四大名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等多个知识内容专题,还有电子书、系列直播视频等。”

除了微信小程序外,也有出版单位选择在小鹅通这款知识付费APP上搭建自己的有声读物平台,如上海译文社等;其他出版单位和策划机构也计划进入,新经典创新实验室·有声书主编刘恩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也会开通自己的小鹅通,为用户提供一些额外的电子阅读和收听服务。

对于出版单位来说,选择与平台合作肯定是最省时省力的。如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部副主任赖青就表示,他们选择了与其他平台合作,并自建了品牌——“人邮知书”。“主要原因是我们考虑到单一出版社的小规模资源难以在互联网环境中持续获得稳定用户,整体投入产出比不高。”赖青介绍,目前人邮社主要合作的平台是喜马拉雅、微信读书、京东读书、当当云阅读、懒人听书等,“选择合作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平台流量的大小以及版权的保护程度。”

自建平台的高灵活度与高收益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青睐。赵晨表示,人文社因为有了自己的平台,所以才能在特殊情况下利用已有资源快速作出反应。如面对疫情,人文社于今年大年初六凌晨第一时间在“人文读书声”推出了“抗疫免费畅听”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共计免费发放畅听月卡4.2万张,累计价值84万元。“我们的自建平台为出版单位线上直播活动提供平台支持,并配合发行部进行‘云讲书’直播培训活动,效果显著,累计3.3万人次收看、参与培训。后续在丰富内容资源的同时,我们还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线上直播、打卡活动等,增加了用户的黏性。”赵晨介绍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