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的奇思妙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调查报告

2020-09-23 22:39:20 作者: 华科的奇思妙

在国外同行的启发下,朱铃强团队的思路是,用基于病毒示踪的新技术,找出若干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密切相关的新大脑神经环路,并深入研究各种非编码RNA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朱铃强团队成立以来,在表观遗传的调整和神经环路调控两个科研方向上都取得不俗成绩,先后发表SCI论文22篇,还做出了一个名为“透脑多肽”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发明专利,尤其是《小RNA124-介导阿尔兹海默症突触环路损伤》的论文,《生物精神病学杂志》在发表时作为当期亮点进行了推介。“这些成果有不少都是团队聊出来的,一个人很难完成,尤其是每周的思想碰撞,总会有不少奇思妙想。”

放开手脚避免繁文缛节

从《爱因斯坦传》《费曼传》《霍金传》再到《杨振宁传》,85岁的科普传记作家杨建邺教授写了30多本科学家传记,他看好“奇思妙想团队”。“没有好奇心就不能搞科研,科学的东西是以前没有过的、未知的、不被认同的。搞科学必须有强大的好奇心,敢于奇思妙想,并非轻松就能得到。”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教授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2015年12月,首批9支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在华科授牌成立时,校内不少教授很期待这种新模式带来的变化,但也担心压力太大反而效果不好。

2017年,校方出台新版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创造鼓励创新、尊重规律、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资助周期内不进行年度考核和中期检查,倡导以学术兴趣为动力,关注长远目标、瞄准学术前沿进行潜心研究。

在连日探访中,记者也感觉到了这些团队的压力。有团队负责人觉得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不好意思接受采访。但大家都对这种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倍感珍惜,认为这才是他们最大的“福利”。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兰鹏飞。记者胡冬冬 通讯员高翔 摄

兰鹏飞不仅从自己团队吸收力量,还跳出小圈子将触角伸向更大的空间。兰鹏飞团队主动联手吕京涛团队,在校内举办了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两个团队组织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30多位教授参加的光电子前沿探索论坛,吸引了数百名在校生参与。兰鹏飞回忆,当时他代表团队作了《激光测量分子的轨道与动力学》报告,不少人还提了建议,对科研的帮助很大。

截至今年7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已举办57期,全部由团队轮流坐庄举办,每期团队都能邀请到各自领域内的顶级学者参会,论坛已成为43支“奇思妙想团队”的磨刀石。

说是不计成败,但大家依然很努力。兰鹏飞介绍,在“超快光学团队”的引领下,超快实验室仅2017年便发表了39篇SCI论文,而且第一作者全部是学生。一批80后、90后快速成长,工作起来都很拼,不少人已经走在光学领域的国际前沿。

“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最大的好处是五年不考核,可以潜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课题,这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而过去,每年的考核和报表要花一个月时间应付。”吕京涛教授把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这项另类“福利”看得很重——良好的条件和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一心一意紧盯学术前沿。“没有繁文缛节捆住手脚,才有更多的精力搞科研。”

记者梳理发现,以首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为例,他们在9名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成果丰硕,共发表1篇《科学》论文、1篇《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一批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科学家出现在“奇思妙想团队”,迸发出强劲的科研实力。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接受了长江日报采访。他说,做科研有两种,一种是自由探索,一种是有组织的创新。两种形式能否有机结合,既凭兴趣又能志同道合?这是创办“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初衷。

面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近五年涌现的科研成果,丁烈云表示,现在有些团队科研很有成效,有些还没有成效,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能完全以成果论英雄,前沿目标越远,时间就需要越长。或许会有很多年没有显著成果,但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顺其自然的过程,不是为追求成果而追求成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科学研究之路不平坦,在成功之前总有无数次失败,失败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