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理”破21年“冷案”,比对150余组声纹“打捞”电诈嫌疑人…这个刑警被同行称为“博导”

2020-09-24 16:40:43 作者: “科技+推理

1999年元月,闵行区梅陇地区一居民小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

犯罪嫌疑人尾随被害人进入家中实施抢劫并将男主人杀害,女主人受伤。由于事发突然,女主人事后无法详细回忆案发情况,现场仅提取到几处可疑生物痕迹。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21年后,这起凶案终于迎来曙光。闵行刑警重启“冷案”侦查,在高科技的支撑下,洞穿迷雾,厘清真相,终于为逝者讨回公道。带队破获此案的,是闵行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赟。

图说:张赟(右二)。警方 供图

44岁的张赟,从警24年,参与侦破过300余起刑事案件,从一名青涩的侦查员,成长为一名老练的指挥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他身上最令人称道的,是在刑事侦查领域的博学。

无论是痕迹、法医、生物物证、毒化、电子物证、影像、视频、声纹,他都有所涉猎,因博学而融会贯通,他令分局的刑事科学专业的博士也啧啧称奇,甚至把他称为“我们的‘博导’。”

今年,根据公安部对未破命案攻坚的要求,张赟再次将历年未破的“冷案”梳理了一遍。他将最新的刑事技术,带入这些牵挂了多年的积案,成立专案组全力攻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奇迹出现了,仅仅3个月,他就带队破获积案6起,抓获9名亡命天涯的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文章开始提到的抢劫杀人案,更是让大家看到了“科技+推理”的力量。

当时,张赟带领侦查员对案卷材料和案发现场又进行了一次复原推演,这一次,张赟大胆提出作案嫌疑人为3人的设想,并根据对刑事侦查技术演进的了解,提出对现场获取的生物痕迹重新标注比对的侦查思路。

这一回的比对竟然有了结果!这令人欣喜万分,又令人疑窦重重——原来是比对毫无结果,现在却同时比中2人。难道是技术出了Bug?张赟并没有被误导,他敏锐地判断这两个身份很可能都是嫌疑人案发后伪造的,而真相就在不远的前方。果然,经过大量的排查比对和数据碰撞,专案组最终获得这位留下生物痕迹的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为徐某。

案件有了突破,但由于年代跨越太久,这个徐某究竟现在何处?张赟先后派员分赴徐某原藉黑龙江和曾留下违法记录的广州展开调查。经过汇总各路信息比对信息显示,徐某在广州活动的可能性极大。经过锲而不舍的追索,今年7月9日,徐某在广州被专案组抓获!那一刻,穿越黑暗迎来的光明,属于所有为这起案件殚精竭虑的闵行刑警。

更让大家佩服的是,据徐某交代,他果然有2名同伙,分别为刘某和洪某,其中刘某是他的老乡,洪某则是他在新疆服刑时结识的狱友。1999年作案后他们3人都是不再联系,去向不明。

张赟再次发挥出他对各类刑事侦查技术综合运用“必杀技”。经过大量筛选和徐某的指认,刘某、洪某的新身份逐一得到确认。今年7月10日,11日,刘某、洪某先后在哈尔滨、上海被抓获归案,21年前的沉冤终于得雪。告慰逝者,也给所有曾经的战友一个圆满的结局。

电信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高发,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毒瘤。2019年底,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成立了专业反诈队。张赟又担任了这支队伍的指挥员。

图说:张赟(左一)。警方 供图

比起命案,电信诈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张赟甚至认为,从来没有一类案件对侦查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能够超过电信诈骗。因为你不仅要有法律知识,还要具备现代电信服务业务、网络传输、银行资金流转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为此,张赟向通讯工程师学习,向银行工作人员学习,向电脑专家学习,甚至向年轻的反诈队员学习。

不断学习,融会贯通,张赟独辟蹊径,提出了了以犯罪嫌疑人诈骗语音信息为检材进行分析比对的新思路。

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闵行分局刑科所声纹实验室通过电话回访2900余起电诈案件被害人,提取到约150余条电诈案件嫌疑人语音信息。经比对发现,2019年12月20日何某报案中嫌疑人的QQ语音与2020年1月8日王某报案中嫌疑人的微信语音的声纹特征高度相似,且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均为彩票投注诈骗,经专家复核,意见倾向认定同一、有串并侦查条件。而在拓展样本库、完成录音比对中,又发现 2019年12月30日张某报案中嫌疑人的微信语音与前科人员周某的录音样本高度相似,经与专家协商基本认定同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