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一等功臣:深藏功名大半生,忘了女儿却记得“朝鲜战场”

2020-10-14 10:03:22 作者: 96岁一等功

为了守住这块高地,孙景坤与战友们做好分工,从中午一直守到半夜,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我一块下来的只剩4个人,半路上副连长的腿还被炮弹炸断了,是一名姓周的战友把他背下来的。”

孙景坤年轻时的照片。家人供图

这是惨烈的一仗,很多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了战场上;这也是辉煌的一仗,志愿军顽强守住了阵地,孙景坤因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枚。1953年,他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

“ 听说了么?咱们村的老孙立过大功哩 ”

孙景坤被授予“丹东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肖晔 摄

“报告领导,家乡更需要我!”

1955年,孙景坤复员时,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选择回乡与乡亲们共同奋斗。

在回到家乡办理党组织关系时,孙景坤把组织关系、退伍手续交给当地部门,但把各种功绩证明藏起,只用一句“当兵回来了”便把过去的战功和荣誉悄悄掩盖。

回乡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并很快被任命为山城村生产队队长。从战场上的副排长到农村基层的大队长,孙景坤对自己要求依旧严格。

带领乡亲修建防洪大坝,孙景坤带头用土篮挑、人扛、手推石头和土,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为让村民们脱贫致富,他组织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把分给自己的40亩田地重新分配给外地迁来的贫困户……

此后几十年,孙景坤不曾向任何人说起自己在战场奋勇杀敌的故事,若不是一次巧合,他的功绩将会被掩埋一辈子,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女也不知道。

孙景坤和大儿子孙福贵聊天。肖晔 摄

几年前,在山城村一造纸厂角落,村民张德胜像往常一样整理书籍,在回收的一堆旧书刊中,一本讲述朝鲜战场故事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身为丹东人,他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格外感兴趣。

张德胜随手翻看着,一个熟悉的名字让他停了下来——孙景坤,“这咋和隔壁二大爷名字一样呢?”再细细一看,书本上的照片不就是自己认识的孙景坤么!

“增援161高地”、“击毙数十名敌人”、“荣立一等功”……看着书里记载的内容,张德胜心里一震,连忙拿着书本跑到孙景坤面前。

“孙老,这是你不?”

“不是,你弄岔了。”

“这照片名字都对得上,咋还能有错?”

“那这书上写的啥,你念给我听听。”

“1950年10月27日,副排长孙景坤……”张德胜照着书本,一字一句地念着,当那段浴血奋战的日子被再次翻开,牺牲战友的名字被重新提起,孙景坤垂下头,双手遮着眼睛默不作声。

“当时听完父亲在战场上的经历,我们才知道他为何如此宝贝自己的奖章”,孙景坤的儿子孙福贵回忆,自己小时候曾在父亲箱子里翻出过军功章,那时不懂事不知道来历,拿出去到处玩,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谁也不许动我的奖章,这是我和多少战友拿命换来的!”

就这样,孙景坤是战斗英雄的“秘密”,在村里迅速传开了。不少人感到震惊,“都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他立过这么大功。”也有人感到不解,“那么大的功劳,咋也不见他提要求。”还有人感到惋惜,“如果当初留在城里,可能早就成了国家干部,换成我可做不到”。但更多的人,是钦佩。

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孙景坤被邀请为青少年讲战斗故事,在他讲述自己战斗经历时,大家深受震撼。媒体对此作出报道,老人终于拿出压在箱底的军功章和相关证明材料,这段尘封的往事才被真正揭开。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保存着孙景坤的立功证书。李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