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脱贫攻坚最后一百米】脱贫护航人讲述:20多年,我和丈夫在凉山扶贫!

2020-10-15 18:02:24 作者: 【督战脱贫攻

video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脱贫攻坚胜利后能有一个长假,一个星期都可以,好好回去陪陪家人,带两个女儿出去玩一次。”说这句话的人叫潘兴美,汉族,今年是她在凉山基层工作的第20个年头。

潘兴美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潘兴美的时候,她正在对口联系贫困村──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走村入户。觉撒乡是一个纯彝族聚居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13人,所属四个村均为极度贫困村,曾被称为“莫夫拉达”,彝语意为“饭都吃不饱的地方”。布拖县纪委是觉撒乡的帮扶联系单位,作为乡纪委书记,抓好当地村民道德文化和卫生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是潘兴美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她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博作村

事实上,从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潘兴美已经在凉山基层扎根足足20年。在来到觉撒乡以前,她就先后在布拖县基只乡、乌依乡、拖觉镇、洛古乡、乐安乡等5个乡镇工作。从普通工作人员到妇联主任,再到纪委书记,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只有脱贫才能帮当地群众找到出路。

潘兴美在走村入户

潘兴美是汉族人,老家在布拖县交际河,是县里为数不多的汉族群众聚居地。在彝族占总人口数94%的布拖县,讲汉语的潘兴美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

在彝乡开展工作,语言是一座迈不过去的难关。从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潘兴美就遇到了难题──“听不懂”,沟通都不能,何来解决问题?

在西昌读过中专,潘兴美的自学能力不差。一咬牙,性格坚韧的潘兴美立马决定要自学彝语。“最开始很难,我们沟通基本都需要有翻译在旁边”,她说,“工作半年以后就可以交流了,到现在基本交流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在走村入户的时候,记者看到,潘兴美用一口地道的彝语跟各家各户的村民唠家常、问情况,彝族同胞脸上带着亲热的微笑,嘴里不停念叨着“卡莎莎”。

对于觉撒乡的群众,今年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风俗变了。此前,大办丧事是彝族的传统,许多村民为了一次“体面”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今年,在移风易俗的大力推动下,觉撒乡兴起了丧事新办。

今年5月,博作村村民吉火莫打扫去世,儿子阿力子主想给阿嬷大力操办丧事,潘兴美等人第一时间赶到他家慰问并提出建议,“现在提倡厚养薄葬,丧事我们建议你新办、简办。你母亲肯定也不愿意你因为办丧事欠了债,日子不好过”,在成功劝说阿力子主后,潘兴美带领驻村干部当起了“管家”和“助手”:预估来客量采购菜品,设计荤素搭配、彝汉结合的菜单,到村两委借来桌椅,向来客宣传移风易俗政策……事后一算,这次丧事简办少杀了12头牛(原计划杀15头),光这一笔就省下了5-7万元费用。

吃得好、办得好,还省钱,这场丧事获得了全村人的认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从觉撒乡兴起的丧事新办陆续办了4场。

当地风俗和人民的精神生活都在他们多么的努力之下发生了巨大改变

比潘兴美更吃苦耐劳的还有她的丈夫陈林。同样在基层工作二十多年,陈林现在布拖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之一──浪珠乡担任人大主席。

从县城开车到浪珠乡尚且需要三个小时,遇到天气不好,路上还经常垮方。而夫妻俩所在的乡镇之间有七十多公里,因为脱贫工作繁忙,两人时常好几个月都见了不到面。她回想了一下,上一次见面已经是三个月前了。

全家唯一合照

除了最初因工作相遇在一起的6年,14年来,两人一直是聚少离多,分隔两地遥相望。对此,这对“扶贫夫妻档”却说:“没想过能一直在一起,只有坚持到,大家都是这样的,有啥怨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