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奖揭晓十部入围名单:体现中国当代法语译界的多样活力

2020-10-23 08:40:10 作者: 傅雷奖揭晓十

10月22日下午,第十二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公布了今年十部入围作品,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主任董强、清华大学中法社科研究中心主任傅兰思、作家李洱等出席活动,并“揭秘”了该奖项的评选标准及今年入围的十部作品的特点。

2009年,在以董强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法语界学者的合作支持下,“傅雷翻译出版奖”成立,旨在促进法语文学及学术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 自创立以来,傅雷奖得到了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莫言为代表的众多文化界名人的支持。十二年间已经发展成国内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每年傅雷奖都会评选出两部译自法语的最佳中文译作,文学类和社科类各一部,2013年起设立了“新人奖”,以鼓励年轻译者。

本届傅雷奖共收到参评作品48部,其中社科类28部、文学类20部。9月22日,初评在北京举行,评委会从中选出了10部入围作品。 终评阶段的评委会主席将由傅兰思担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在现场介绍:“今年选出的十部作品涵盖了各种领域,有法国最重要的批评家、从文学哲学批评展开了对于卢梭的研究的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哲学著作《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有近些年热度非常高的非虚构领域选出来的埃里克·维亚尔的作品《议程》,以及贝尔纳-玛丽· 科尔泰斯的剧作《孤寂在棉田》,此外还有探索面对疾病时父亲之间的关系的《夫妻的房间》,这是法国人的强项,法国人处理细腻的情感是首屈一指的,和他们独特的人文关怀传统和敏感性很有关系。今年入围傅雷奖终评的作品依旧体现着中国当代法语译界的多样活力。”

李洱、董强(右)在活动现场在介绍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评选标准时,董强说:“一般认为一个翻译奖应该奖励一些很有名的老先生,而我们的原则是并不强调一个译者在行业是否成名成家,而是一名译者、一个出版社在引入一本书时投入了多大的力气,年轻的译者至关重要。现在有一个不好的趋向是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翻译家们,而涉及到思想、社会学,必须要译者付出几乎和作者同样的心力。”

本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除了常任评委,两名上届傅雷奖获奖者金龙格和张亘也参与终评,主办方还邀请了两名中方文化界嘉宾,分别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家李洱和社会学家渠敬东。董强介绍:“有时候我们不太想评委们过于考虑这个作品在法国文学的地位,就怕他们太懂行,今年我们选择了不懂法文的一些学者作家担任评委,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单纯从文学性强不强、中国的社科领域是否缺少这样一部作品,这样一本书是否能够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来考量。”

现场的对话环节,李洱与董强也就傅雷的翻译发表了观点,李洱认为:“巴尔扎克的语言是很粗俗的,而傅雷的翻译是中国最好的语言、最美丽的语言,他笔下巴尔扎克的文学水准达到了加缪、萨特的水准。为什么中国人对于法国文化有敬仰之情,就是我们看巴尔扎克这些作家的书,从中感到经过译者翻译以后的优美的一面。”

董强说:“傅雷的理解力是非常准确的、错误率也是很小的,翻译最大的问题就是错误率多,翻译得不好,很多翻译是以牺牲原来语言的特点为代价的,比如美国的许多汉学家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原来语言的味道。而傅雷的理解是极其透彻的,傅雷翻译的书,尤其是文学作品,再翻译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

“傅雷翻译出版奖”主视觉海报

附:入围终评作品介绍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雅克·朗西埃

赵子龙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历久弥新的哲学著作,以19世纪教师雅科托的偶然收获为起点,追随法国大革命后的教育实践,深入对现代社会之基础的反思。著者提出人们智力平等,不是为了反叛,而是诉诸每一个个体的理性,揭示他本有的能力,反观社会并促其改良。因此,本书不仅亮出迥异的观点,也备以平实的论述,将读者带入一段理论与现实交汇的旅程。以此特点,它没有囿于哲学的藩篱内,凭借多种语言的译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者不断予以更深的启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