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你今天吃什么?”而当大学生涯走向尾声,最留恋的也依旧是大学里的特色美食。味道,深藏在记忆的最深处,难以察觉,却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萦绕于脑海里,那难以忘却的味道背后,是永远值得怀念的青春时光。纪录片《嗨,大学》将镜头聚焦于高校美食,在呈现不同美食诱人风味的同时,全方位展现了高校学生的生活状态。
《嗨,大学》是由哔哩哔哩出品,五星传奇联合出品的全网首档校园人文美食纪录片。该片通过对不同高校特色美食的呈现,讲述了美食背后高校学子的生活百态。大学生活充满了快乐与温情但也同样有着挑战与压力,而每当身心疲惫的时候,总有美食能够慰藉他们,美食的不同滋味,映照着学生们的人生百味。《嗨,大学》关注的不只是美食,更是当代大学生们的热爱、梦想、执着、友情与爱情。
打卡各地高校美食
感受不同高校文化氛围
不同高校由于学科建设、学生来源、历史文化等种种原因,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而在这些独特的文化氛围下诞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高校美食。《嗨,大学》就将镜头聚焦在了北京众多高校中,力求将无数高校学子魂牵梦绕的校园美食呈现在观众眼前。
中央民族大学以“饭好”闻名海淀,56个民族都有学生在这里共同学习、生活,而同一民族相似的饮食习惯则成为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沟通情感的纽带。在中央民族大学以院系分宿舍的原则下同一宿舍的同学多为同一民族,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语言文学系的宝心和他的舍友都来自蒙古族,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够吃上一口正宗的家乡菜是对外出求学的游子最大的慰藉。位于中央民族大学南门的塔林小馆用其正宗的蒙餐吸引了一届又一届的蒙古族同学,也成为了宝心他们宿舍聚餐的根据地。塔林小馆里的招牌菜都是老板七哥从小吃到大的正宗蒙菜,拔丝奶豆腐、手扒肉、铁板血肠是每次宝心宿舍聚会的必点菜。餐后,大家围坐桌前唱起了蒙古语民歌,歌声荡漾的背后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北京语言大学每年五月会举办世界文化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世界各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子都会支起小帐篷,尽情地展示自己国家、民族的特色美食,俨然一场迷你世博会。不同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号“小联合国”肩负着外国留学生汉语教育的重任,为了照顾全世界范围内吃货们的口味,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宿舍大多设置了厨房满足不同国家学生饮食需求。
来自三千公里外的留学生罗佳琪每个月的月底都要和朋友们在宿舍厨房一展厨艺,制作自己国家的特色美食。从巴基斯坦的Biryani(一种食物)到吉尔吉斯斯坦的Orom(一种食物),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展示着不同地区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次次美食的交流中被不断拉近。
从中国传媒大学的广院肉饼到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摇篮”;从中央音乐学院的小火锅到北京大学的鸡腿饭;从人民大学的冬阴功汤到柳叶刀烧烤店的“金榜题名”。校园美食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了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成为众多学子大学记忆的重要部分。
探寻美食背后的人间温情
友情与爱情谱写出动人的青春协奏曲
在大学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许多独属于青春的宝贵回忆,友情与爱情,如同烹饪时的调料,总能为生活平添几分温情与幸福。在《嗨,大学》第一集中的宝心来自蒙古族,在高中时基本没有朋友,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到了大学,宝心遇到了他的舍友,打开了心扉,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宝心在谈及他的舍友时称“我们舍友都特别好,特别温暖,处处都想着别人,很乐意跟你交流,很乐意跟你做朋友。”友情的力量令宝心哪怕身处异乡也依然觉得温暖,对于宝心而言,和舍友的友情同校门口的蒙族餐厅一样,都拥有着慰藉异乡游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