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大漆与书画相遇,董其昌书画博物馆呈现“偶然间”

2020-10-28 09:19:37 作者: 当传统大漆与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曾出过众多书画名家和理论家,其中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南北宗论”书画观点的提出,不仅影响了明清以来四百多年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方向,也成为近代江南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一。

澎湃新闻获悉,位于上海松江醉白池内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的“偶然间”展览展出书画和大漆作品共计20余件。在其后的“偶然之间”不“偶然”——画与漆的跨媒材对话上,有关学者就江南生活与当下的跨材质“跨界”对话进行了阐述。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偶然间”展出的大漆作品局部

“偶然间”现场松江书画文脉,绵延千百年,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曾出过众多书画名家和理论家:从西晋的陆机、陆云、张翰、顾野王等,到元代的赵孟頫、管道昇、任仁发等,从明代的宋克、朱孔旸、沈度等,到清代的沈荃、王鸿绪、张照等,直至近现代的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这些不同时期书画大家和理论家的出现,不但影响了松江书画发展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书画发展史的建构。其中,董其昌有关“文人画”与“南北宗论”书画观点的提出,更是影响了明清以来四百多年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方向,也成为近代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位于上海松江的醉白池,是一个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的园林,与旧城厢豫园、嘉定古猗园、嘉定秋霞园、青浦曲水池并称为五大古典园林。醉白池为清初顺治、康熙年间顾大申所建,顾曾任工部主事,后宦海失意,返回故里松江,筑园林闲居自娱。他见苏东坡写有《醉白堂记》,述及唐白居易晚年曾筑堂于池上,以赏景咏诗歌舞宴游为乐。宋代名相韩琦推崇白居易,曾在故乡南阳建厅堂名“醉白堂”,顾大申引用前代两位名贤的堂名而冠名为“醉白池”。

松江醉白池也有相关文献记载称,醉白池的前身是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董园”。“民抄董宦”事件后,“董其昌便在城西另筑董园居住……园中有池台亭榭,风景清幽,宅第宏大,庭院雅秀。据考证,董园即今醉白池的前身,董其昌的大部分著作和书画精品,就是在这里创作的”。董其昌及松江画派、松江书派文友常在此雅集,泼墨觞咏。据清人章鸣鹤《谷水旧闻》谓,“醉白池为董思白觞咏处,国朝后归顾水部大申,近日则顾司训珠怀居之”。全园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院榭、亭台楼阁,园中建筑采用自然布局手法置池四周,置物互为对景,起到步移景换的艺术效果。

“偶然间”现场此次在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偶然间:何娴倩、梁峰双个展”展出书画家何娴倩的书画作品《影系列》,漆髹艺术家梁峰创作的大漆作品《坛城系列》,共计20余件。参展画家何娴倩自幼生长在松江,儿时即常去醉白池游玩,对醉白池的一山一石、一亭一榭都十分熟悉,于传统园林中熏陶成长。展览呈现的《醉白八景图册》即是画家以微观的视角,撷取庭院的局部景致,把江南庭院常见的门洞、漏窗作为主体,“绘制成景小意酣的小景图式”。

《醉白八景》之一 另一位艺术家梁峰少年时期师从漆艺名师学习传统大漆工艺,青年时徜徉于当代艺术之浪潮,在一个阶段的绘画、摄影创作后,又回到精神上的归属地——漆髹艺术,作品中常暗含儒释道的旷达与野逸。据介绍,两位艺术家相识多年,不约而同地在自身领域耕耘传统技艺,亦追求艺术表达上的革新与突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