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村村民:我过上了结婚时连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2020-10-29 16:38:39 作者: 茶卡村村民:

文青家的家庭宾馆

文青在招待客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焦隽):从西宁出发,一路上,参加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的记者们穿越大山草原,近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来到此次采访的目的地——距西宁300多公里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村。

以前,茶卡村的村民以传统农耕为生,耕地是盐碱地,只能种青稞、洋芋、油菜等农作物。加上当地气候干旱、雨水稀少,村民收入甚微。住在茶卡村的文青一家三口就有过这种靠种地也填不饱肚子的日子。忆起当年,文青说:“我们这儿的气候不好,种的青稞啊、油菜啊,一年收入不多,我们(光种地)别说是挣点儿,倒赔钱了,施肥了,人工啊。”

2014年,乌兰县政府为茶卡村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在离老村七公里、靠近县城的地方建了茶卡新村,搬迁后,每家每户可分到面积为四百平方米、带院子的砖瓦房。但即便是土坯房换砖瓦房,村民也不愿离开老村。乌兰县宣传部副部长许有福说: “刚开始把房子给他们盖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来。一个是,那儿点地落不下;再一个,过来以后,担心这个生活(无着落)。”

虽然经过干部们做工作村民们才陆续搬了过来,但有的村民还是嫌新村离自己耕种的土地太远,害怕生活无着落,直接把新分到的房子卖掉,到别处另谋生机。

让茶卡村民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是,从2015年开始,茶卡盐湖景区渐渐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而紧邻景区的茶卡村由于位置优越,成了游客途中歇脚休整的最佳选择。许有福说:“谁也没想到,他们2013年(搬)过来的,2015年(茶卡盐湖)突然之间就火起来,火得不得了。 那时候别说一房难求,(而是)一床难求。有的时候,我们听到过(客人找房住), ——我给你二百块钱或三百块钱,你家的沙发上让我睡觉。”

看着景区来往不绝的游客,文青找到了谋生的新路。她和别的村民一样,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了家庭宾馆,标准间、双人间、三人间、大床间共三十间房,接待来茶卡盐湖旅游的客人。她说,“我们是从2015年(茶卡盐湖)景区刚开始的那一年(做起来的)。当年客人来得特别多吧,政府接待不了,我们(就)在自己家里(让几个客人)住上。只要是安全啊、卫生这些搞上去就行了。政府大力支持(我们)嘛。”

当我们走进文青的家庭宾馆,视线立刻被院内的昙花、韦陀、牡丹、月季、九月菊等五颜六色、争相斗艳的鲜花所吸引,尤其是那颗巨大的、快要顶到屋顶的仙人掌,更令人惊叹不已。走起路来步伐轻盈、说话细声细语的文青脸上始终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她和我们聊起开办家庭宾馆的收入,掰着手指算了起来:“2016年游客倒是人少,那时候也没有啥标间呀,只是一个房间,有两个床就可以了。一个(客)人收几十块钱。那时候收入不多,刚刚起步。现在开发旅游了,我们比以前挣得多了,平均下来一年有十四、十五万。”

除了家庭宾馆的收入,文青一家还在新村购置了另一处小院,出租后每年租金十万元,两项加起来,年收入达二十五万元。此外,她家还添了辆车,男主人没事的时候,就在附近跑跑出租车,客人去哪儿,就拉到哪儿。

谈起现在的好日子,文青感慨地说,“我过上了结婚时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她说:“现在你看,盐湖来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靠着盐湖)真的发家致富了。真的,靠山吃山了。(盐湖)真的带了这么多财富。现在政府大力支持我们,基本上没烦恼了。真的是政府带领我们,真的走上小康了,日子好得多啊。”

如今的茶卡村依托盐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和文青一样的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们向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