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2020-10-30 06:00:31 作者: “我要把番茄

李景富在查看番茄长势。

资料照片

年轻时候的李景富在备课。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李景富,1943年8月生,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番茄育种、番茄种质资源和番茄生物技术方向的科研工作,育成番茄系列新品种27个。他深入农村第一线,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东农系列番茄品种推广到20多个省份。

时至深秋,哈尔滨的街头已是寒风瑟瑟,在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基地,大棚内依然热浪涌动。一位77岁的老人正在连排的番茄秧架内踱步,他须发皆白、身体微颤,一双布满褶皱的大手,在颗颗番茄间忙个不停。他的背影略显疲态,但从正面看,他盯着番茄的双眸炯炯有神……

他是李景富。番茄种植大棚,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枝头的每一颗番茄,都是他的心头至宝。杂交授粉、田间管理、接种鉴定……他在番茄大棚里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

“尝尝看,味道甜得很!”大棚里,李景富摘下一颗成熟的新品种番茄,递给记者。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艰苦,他有太多感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番茄生产与栽培主要依赖进口,李景富暗下决心:一定多培育我国自己的番茄品种!研究之初,条件简陋:没有恒温箱,他把番茄种子放在自家炕头让它发芽;没有隔离袋包裹种子,他用向日葵叶子代替;地里没有灌溉设施,他自己一天挑三四十担水。为了赶科研进度,李景富经常凌晨3点起床,4点到实验基地,直到深夜才离开,好几次都累倒在地头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东农702、704两个番茄品种研制成功,具有早熟、抗病、丰产等特点,可以取代昂贵的进口品种。“现在到市场上看一看,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近年来,李景富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27个,他的科研成果也走向大江南北……

50多年来,李景富的头脑中似乎没有“休假”的概念。有一年冬天,他到外地进行科学考察,入住当地宾馆,发现旅客特别少。宾馆工作人员给他拜早年,让连日奔波的他恍然大悟:原来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春节,正巧到了番茄培育期,李景富大年初三便返校开工。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团队成员无法到岗,他带着4个本地成员,承担原本由几十人进行的科研任务。

李景富唯一一次休息,是他患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立即手术。而住院8天里,他用5天时间完成了研究生教材《高级蔬菜育种学》其中一章的撰写。

“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让邻里乡亲吃上便宜又营养的新鲜蔬菜,是我最大的追求。”李景富说,1962年,他把农业专业作为唯一高考志愿。

大学毕业后,李景富留校,并开始推广大棚番茄种植。但在当时,蔬菜大棚里主要种植黄瓜,大多数农民对种植番茄一无所知。“这番茄是新品种,在大棚里种能比黄瓜多赚不少钱呢!”李景富带着满腔热情,一次次上门劝说。

“大伙儿一直都种黄瓜,没见过种西红柿的。让你在这里做实验,万一赔钱咋办?”村民们向李景富泼冷水。为了打消大伙的顾虑,李景富与村民签订协议,承诺如果种番茄的农户收入低于同期种黄瓜的农户,差额由他全额补偿。尽管如此,也只有10户人家同意试试看。

到了当年6月中旬,黄瓜早卖成了现钱,可大棚里番茄还没成熟,看起来又青又涩。农户急了,对李景富多有责备。李景富依然每天从学校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大棚,按部就班地和村民一起摘苗、修枝。

一周后,番茄红了。10户人家一天就摘下1300斤番茄,产量和价格都远高于黄瓜。“大家乐开了花,还向我道歉。很多村民要求加入种番茄的队伍中来。”李景富说。

50多年来,李景富始终坚持走家串户,给农民普及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他走遍了黑龙江各地,还去过内蒙古、山东等省份。他和很多农民成为挚友,他的电话号码也成了“24小时热线”。“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李景富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