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代双季杂交稻到底“超级”在哪里?
还记得今年9月7日
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之时
他许下的生日愿望吗?
“(第三代杂交水稻两季)
亩产3000斤,要早日实现!”
今天
袁老的愿望实现了!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冲关1500公斤,成功!
今天(11月2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在湖南省衡南县启动。
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
面对远超预期的测产结果,袁老在现场激动地表示:“excited、要得!”
双季杂交水稻“超级”在哪?
30余亩稻田,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长筒袜,东高西低,大小不一,呈梯形排列,周围被多处山头环绕。
这里就是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的诞生地。相比于普通水稻,第三代双季杂交稻到底“超级”在哪里?
两个“超级”
第一个“超级”
首先从外形上看,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粗壮,稻穗共有600多粒,是普通水稻穗的3倍。通过增加颗粒数量,从而提高产量,这是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创造的第一个“超级”。第二个“超级”
△上边的是“叁优一号”水稻,下边的是普通水稻。
在显微镜下,与普通稻米相比,在长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米粒更“胖”,既有南方籼稻的长度,又有北方粳稻的宽度,集两种稻米优势于一身。
尽管在测产前,袁老信心满满,但实际上第三代双季杂交稻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难点之一就在于天气。今年9月原本是晚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但今年9月衡南县雨水多、光照少。2019年同样是这块田,9月份的光照时间有260多个小时,但今年只有40多个小时。这对第三代双季杂交稻的生长造成挑战。
此次测产成功在袁隆平院士看来是新突破。“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我们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可以增产几百个亿公斤,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90后”袁隆平,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自称“90后”的袁隆平,数十年间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上不断刷新新纪录的同时,袁隆平还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海水稻”,并积极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正是源于他和团队的不懈追求,中国杂交水稻始终位于世界科技前沿。
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
1970年,袁隆平研究出的野生雄性败育稻“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正是有了“野败”,才有了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