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英魂 追记山东省齐河县纪委原常委、监委原委员关鲁

2020-11-10 08:01:22 作者: 忠诚铸英魂

这是齐河县监委成立以来接受指定管辖的首例留置案件。赵大鹏第一时间想到了关鲁:“案子交给他,心里有底。”

在此之前,关鲁刚刚结束一起留置案件的查办工作。任务面前,他二话没说,拎起行李便动身前往济南开展调查。关鲁在济南一连住了两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分析材料、研判案情。

“案件的全部细节、每个小组的调查进度,他都心中有数。”王春玉告诉记者,“我们总共对50余人进行了排查,仅最终形成的案卷都有51卷,每卷平均100页。结案时,前前后后所有材料加起来拉了整整两辆面包车,这些材料都是他一点一点‘盯’出来的。”

在很多同事眼里,关鲁是不知疲倦的“铁人”“拼命三郎”。无论何时,只要接到新任务,他似乎都能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有一次我们去广西取证,回来时他说眼睛疼,我凑过去一看,他的眼睛除了眼球是黑的,其他地方都是红的。”马加振说,我催他去医院,但他摆摆手,买了瓶眼药水就回家了。第二天又在办公室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类似这样眼底出血的情况,关鲁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那次闹得格外厉害,到最后半边脸都肿起来了,连正常进食都困难,我只好拿牛奶泡点饼干给他垫垫肚子。”提及此事,关鲁的妻子马红燕十分心疼,“即使这样,他也要跑回单位加班,劝不住。”

“他有多少年没休过完整的年假,我已经记不清了。”齐河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王华说,“都是血肉之躯,怎么会感觉不到累呢?现在想想,一直以来支撑他的,唯有对党的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

不能新鞋溅泥、白袍点墨

生活中,关鲁对自己的要求几近严苛。他的朋友圈很小,很少参加聚会,在饭桌上也从不谈及工作。到了晚上,关鲁家中经常是漆黑一片,那是因为他特地嘱咐过妻子,回家后不要开客厅的灯,有人敲门一律不搭腔、不开门:“晚上登门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来说情送礼的。”

有一次,关鲁的母亲生病,要到济南就医。家里有亲戚说:“你工作忙,派个车把你娘送到济南吧?”时任县纪委办公室主任的关鲁负责整个单位的车辆调度,但他从没打过公车的主意。

“他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他常说,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干干净净,不能新鞋溅泥、白袍点墨。”王华告诉记者。

对物质生活,关鲁一切从简,家中仅有的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是妻妹帮衬着添置的。平时上班,他的代步工具是一辆带有天蓝色印花的儿童自行车。同事拿他说笑,关鲁一边卖力蹬着脚蹬,一边笑着答道:“闺女小学骑剩下的,还没坏,舍不得扔。”

由于工作繁忙,关鲁陪伴妻女的时间不多,但他给家人的关爱却一点不少。只要有空,他就会出门给妻子买早餐,一共买3样,每次都是让妻子先挑着喜欢的吃了,他再把剩下的一扫而光。

“周末女儿从学校回来,进了家门就跳到他背上,双手紧紧搂着他的脖子。她已经是大姑娘了,个子都快赶上爸爸高了,关鲁也不喊累,笑呵呵地背着她从客厅走到卧室,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走。”马红燕抹着眼泪说,“他和女儿约好了,无论她长到多少岁,每年都给她过儿童节。”

参加外甥女的婚宴时,关鲁曾感慨道:“我要养好身体,等女儿结婚的时候,好好地把她送出去。有些话,一定是要爸爸来说的。”

然而,这些话,女儿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

关鲁走了,他未竟的事业,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会有人继续替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