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最大体量旧改项目生效后,他们的故事

2020-11-11 16:00:40 作者: 上海今年最大

午饭时分,在虹口区恭安坊狭小的弄堂里,搬家公司的平板拖车声此起彼伏,不见袅袅炊烟,没有扑鼻的饭菜香……一名来自河南的安保员小蔡在弄堂里巡视打量,为进出人员测温登记。

图说:当主持人宣布签约比例后,开心的居民们站在屏幕前庆祝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下同)

恭安坊所属的东余杭路(一期)是上海今年最大体量的旧改项目,由虹口区110、111、112、113、114、115六个地块“打包”组成,涉及居民5888证6322户。近日,这个大规模旧改基地迎来了最关键的一场大胜仗——以98.69%高签约率生效。6000余户居民将陆续搬离蜗居几十年的逼仄老房,迎来新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从青丝等到了白发,从自己结婚等到了儿女成婚,如今终于盼来了旧改的阳光。

大喜事,我们不能落后

时钟拨回到10月17日清晨,当天是东余杭路(一期)旧改基地签订货币补偿协议的第一天。身着老式军绿色公安服的季荣坤坐在轮椅上,被老伴推进征收办公室。“啊,老季,今天穿得这么隆重啊!”“哇,胸前还挂着军功章!”……居民们随即围了上来。

图说:季荣坤和老伴杨建民第一个完成货币签约

80岁高龄的季荣坤被夸得面颊泛红:“这可能是我经历的最后一件大事,不能落后!我翻出压在箱底20多年的工作服,争取第一个签约,扎好人生最后一次台型!”

年轻时,季荣坤和老伴杨建民在外地工作,直到1997年回沪,在舟山路850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石库门前客堂内落脚,房门正对着共用厨房间,每天要吸五、六个小时油烟,上厕所就靠一只马桶解决。

1999年,看到周边有二手房出售,老房子也没有动拆迁的消息,老夫妻俩用省吃俭用下的钱凑上亲朋好友处借的23万元,买下了一套两室户。相比过去低矮的石库门老屋,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特别是有了独立厨卫。

“真的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等来了旧改,又享了一次共产党的福!”季荣坤乐呵呵地说道,今年2月4日,当小区居委书记吴有康上门告知周边地块都被列入旧改范围时,他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更让他惊讶的是,旧改推进的速度之快,没过多久一轮意愿征询便正式启动了。

“我和老伴都是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愿意带头签字,第一批搬家。”季荣坤拍着胸脯说道。

了心愿,我要照顾妹妹们

告别北外滩,季荣坤和杨建民商量后,决定将新家安在宝山区上大路上。这是因为季荣坤一直有个心愿未了,而这个心愿起源离家多年对妹妹们没有好好照顾的亏欠感。

原来,季荣坤在家里排行老大,有五个妹妹,两个妹妹因为工作落户在江苏省,其他三个妹妹都住在上大路附近。“父母过世后,作为长兄的我,非常关心几个妹妹的生活。”季荣坤说,由于走路一天不如一天利索,大家相互看望的频次逐年递减。如今,最大的妹妹74岁,最小的妹妹也有65岁了,就盼着哥哥、嫂子能住在附近。

最让季荣坤、杨建民牵挂的是小妹妹。因为24岁的儿子患病离世,季荣坤的小妹妹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不愿意走出家门,常常是坐在儿子房内发呆,或是默默流泪。季荣坤出门需要轮椅,十分不便,平日里只能让老伴多去探望。

看着一蹶不振的小妹妹,杨建民也疼在心里,隔三岔五经常做一些拿手的红烧肉、毛豆肉丝,装在保温罐内去探望。“中午做好小菜出门,乘528路公交车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将小菜放入冰箱,和妹妹说十来分钟话,就要着急往回赶。”杨建民回忆道,到家时,天也快黑了,又要忙着给老伴做晚饭。

今年6月底,季荣坤、杨建民委托女儿,在上大路附近看了十多套二手房。“我有轮椅,搬上楼不方便,首选一楼的房子,最好能有个小院子。”季荣坤关照女儿,院子可以小一点,将来养几盆花草、放一张躺椅就好。

没多久,杨建民和女儿便看中了一套一楼的房子,和中介公司签订《居间协议》。“这套新房就在小妹妹家小区的隔壁,穿过一条马路就能到了。”杨建民笑道,以后,她可以经常推着老伴去小妹妹家话家常,还能请小妹妹来家里孵太阳。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