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电动车上楼,北京一小区想出这招儿!值得推广吗?

2020-11-13 21:18:35 作者: 阻止电动车上

‍ “您好,电动自行车入梯属于不安全乘梯行为,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当居民推着电动车准备搭乘电梯时,轿厢里的小屏幕上会立即响起这个视频提示,电梯门也会拒绝关闭,直到电动车被推出轿厢。‍‍

这一幕场景曾经在海淀区椿楸嘉园南区发生过多次,一年前,小区里的60部电梯装上了电动车阻梯系统,每天都会有居民被阻止推车上楼。如今经过物业、居民等多方努力,推车上楼、入户的习惯终于得到彻底改变。 ‍‍

这究竟是一套怎样的系统?

是否能够推广到本市更多的小区?

记者进行了探访

↓↓↓

变化1:从每天900多次电动车上下楼到只有30多次

椿楸嘉园物业经理的手机上有一个小程序,点开后可以看到小区内所有60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在主页面上,还有“发起对讲”的按键,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与轿厢里的乘客对话。一旦有电动车进轿厢,电梯门关不上的时候,手机上的小程序会在20秒之内报警,弹出具体门洞和电梯编号,提醒机主尽快查看。

手机APP中的截屏

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说来并不复杂,就是把阻梯系统通过物联网直接连入小区的监控系统,阻梯系统内提前录入了市场上现有的一千多种型号的电动车,装在电梯内的监控探头可以在一到两秒的时间识别出推入轿厢内的车辆是否是电动车。如果是,系统会在提醒后台监控人员的同时,第一时间发出指令,阻止电梯门关闭,安装在电梯内的显示屏会提醒“请把电动车移出电梯”。为了降低居民隐私泄露风险,物业公司目前只把端口开放给了两个管理人员,“电梯门关不上的时候,他们会尽快赶到现场处置。”

电梯内的探头

这个被物业经理称为“电动车阻梯系统”的监控系统在椿楸嘉园南区已经运行了一年,效果特别显著。经过椿楸嘉园南区物业统计,之前每天小区内要发生900多车次的电动车上下楼,如今已经降为30多次。

之所以没有完全杜绝,是因为小区内有少量的电动轮椅等老年人、残疾人助力车辆,在发现这类车辆进入电梯后,工作人员会通过系统合拢电梯门,“这种需求我们不能不满足,必须给予放行。”

电梯外的通知变化2:劝阻电动车上楼的工作人员从二十多人减为俩人

电动车阻梯系统的顺利运行,不仅仅降低了小区内安全隐患,也给物业减少了工作量。为了劝阻电动车上楼,椿楸嘉园南区物业之前也没少走弯路。

资料图 景一鸣 摄

椿楸嘉园南区有19栋住宅楼,属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振兴村回迁安置房项目,2014年11月18日入住,小区的常住人口5000余人,老年代步车、各类电动自行车合计近七百辆。“生命至上是基本原则,出一点儿事咱们都担待不起。”在村党总支的指导下,椿楸嘉园南区物业没少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想办法——反复贴告示劝导、增建车棚给电动车留好车位、邀请第三方公司加装充电桩,甚至一度组织了二十多人的物业工作队,专门在各楼巡查劝导居民不要推车上楼,但是“力没少出,收效甚微,实话说,就是一点儿效果没有”。

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依然未能见效,振兴村党总支和物业也四处搜罗,终于发现了小区所安装的电梯公司在外地试行了这套监控系统,可以智能化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经振兴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同意,椿楸嘉园南区物业经理赶紧跟对方联系,通过自筹资金,在去年11月底给小区内60部电梯全部安上了这项“黑科技”。

经过试运行期后,专门劝导不推电动车上楼的物业工作人员也从之前的二十多人降到了目前的两个人,“基本也不需要到各部电梯旁边盯守了,主要就是值班,万一出现冲突或者事故的时候,能及时赶到现场处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