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曹冲称象”变奏曲,上海海关推行大宗商品重量鉴定改革成效明显

2020-11-20 21:17:32 作者: 吹响“曹冲称

大宗商品重量鉴定是口岸监管环节历史最为悠久的业务之一,为我国进口矿产品、煤炭、原油、粮谷等资源类商品精准计重提供了公正可靠的服务,成为海关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海关总署发布第159号公告,调整进口大宗商品重量鉴定监管方式,进一步推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一年来,上海海关隶属虹口海关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吹响了这项被业界称为“曹冲称象”的海关业务改革变奏曲。

图说:海关关员对大宗进口商品重量实施鉴定。上海海关供图

第一曲 放出活力

虹口海关拥有上海口岸最大的一支重量鉴定专业队伍,承担了上海关区内80%以上的重量鉴定业务。改革前,一年要完成10多个商品种类、1300多批次、6500余万吨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工作。可以说,上海海关该项改革的主战场就在虹口。

公告施行后,虹口海关先后召开6次进口企业、收货人和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座谈会,对20多家进口企业、收货人进行业务调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电话咨询等不同方式解答企业的困惑和疑虑,说清改革的目的意义,厘清改革推行步骤,阐明即将产生的改革红利,企业参与改革、拥抱改革的积极性大为提升。

一年来,按照高、中、低不同的商品风险等级,虹口海关从逐批试行到多批运行,一步步推动重量鉴定改革有序开展,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改革政策。改革前,向海关申请实施重量鉴定业务是进口大宗商品企业的“规定动作”;改革后,企业自主选择权大增,申请海关实施重量鉴定成为“可选动作”,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选择自行验收,有的选择海关总署认可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经统计,不再申请海关实施重量鉴定的进口企业近10家,企业整个通关周期普遍缩短1周以上,显著减少运输仓储等成本,大宗商品能够第一时间投入生产,释放出极大的改革活力。

图说:海关关员开展进口煤炭重量鉴定工作。上海海关供图

第二曲 管住重点

随着159号公告的施行,大宗商品重量鉴定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又如何得到保障呢?虹口海关不断转变监管方式,把重心由过去管商品转向管企业,重新梳理监管要求,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

抓好进口企业主体责任这根“轴”。改革后,进口企业的自主权利更大,诚信要求更高,承担的主体责任也更重。虹口海关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实时互动,敦促企业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做到向海关申报的数据要真实,账册管理要准确,遇有重大的溢短重的情况及时向海关反馈。针对改革一开始个别企业不规范申报的情形,加强约谈,深化约束,确保改革的严肃性。

管好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这杆“秤”。改革后,进口企业可以申请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实施重量鉴定。上海口岸有110多家检验鉴定机构,市场资源相当丰富,但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虹口海关依法加强对检验鉴定机构的管理,鼓励一批信誉度高、技术能力强的中外大型检验鉴定机构参与改革,定期对机构检验数据和现场查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不定期对其工作流程和检验结果进行抽查和验证,不断促进进口企业对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检验结果的认可,鼓励进口企业积极使用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的证书进行贸易结算。一年来,CCIC、SGS等10多家知名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充分享受了改革释放的检验鉴定市场红利。

与此同时,虹口海关强化风险管理,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和研判,为风险布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及时对相关企业申报的进口大宗商品重量情况开展抽查验证,监管集中度和有效性逐步显现。

第三曲 服务见效

此次大宗进口商品重量鉴定方式的改革,不是把该项业务往市场一推了事,其根本目的是让市场资源发挥主导作用,让进口大宗商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实际的作业方式。改革没有让海关完全退出重量鉴定领域,而为企业提供了托底服务。一年来,部分矿产品、煤炭、铜精矿、大豆等传统进口的大型企业,因与外方签订的长期贸易合同、企业经济成本、海关重量证书高公信力等原因,仍然需要海关重量证书进行贸易结算,继续申请海关实施重量鉴定。与此同时,出口大宗商品还属于重量法定检验范围,也仍然需要批批实施重量鉴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