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有“南宁力量”

2020-11-25 13:20:11 作者: 嫦娥五号发射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在“嫦娥五号”任务发射的捷报背后,有两名广西籍技术人员的助力。11月24日,本报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取得联系,了解了这两名广西南宁籍技术人员心中的航天梦,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据了解,来自南宁市横县的宋政辉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计量系统工程师,是此次“嫦娥五号”任务的计量电学组组长。来自武鸣的甘思旧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的气象系统工程师,是此次“嫦娥五号”任务的气象保障团队骨干成员。

宋政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在这一天成为现实,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嫦娥奔月”新闻实况的宋政辉,心潮澎湃,默默在心底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立志成为一名航天人。

2010年,宋政辉从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如愿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的系统工程师团队工作。在岗前培训期间,单位安排他们这群“准航天人”现场观看了“嫦娥二号”发射。火箭烈焰舞袖的绚烂和地动山摇的轰鸣,深深震撼了宋政辉,她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尽快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系统工程师。

岗前培训结束后,宋政辉走上了计量岗位,从事航天发射任务的计量保障工作。

计量是任务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宋政辉介绍说,他们检定的仪器仪表全都来自事关火箭发射成败的关键岗位,他们肩上的责任一点不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计量的不仅仅是仪器仪表,更是任务发射成功的基准,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是100%的精细、100%的精准。”

带着这样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上路,宋政辉认真学习着岗位知识,不到两年就拿下了8项航天计量检定资格证、测试与校准实验室内审员资格证和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成为电学计量专业的技术骨干。2013年12月,宋政辉作为电学电源组小组长,带领同事们一起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任务计量检定工作。

随着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中心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同时迎来了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中心技术部系统工程师团队辗转于西昌和文昌两地,开始了两场作战的紧张模式。为了支援文昌发射场工作,2018年,宋政辉从西昌调往海南,扛起了文昌发射场计量电学组组长的重任。

团队平均每年要检定仪器仪表2000多台(块),场区电压表、电流表由于检定时需要停电拆卸,只能在任务间隙开展工作,而高密度任务期间人手紧张,间隙期又非常短,如果还按老的模式开展工作,根本完不成任务。为了提高仪器仪表的检定效率,2019年宋政辉挺着孕肚开发了“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快速检定系统”。软件开发需要查找资料、写代码、调程序,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临近预产期,领导同事们都劝她休息,她却倔强地坚持到“胖五”复飞成功。而这大半年的辛苦工作,快速检定系统终于调试成功,使“胖五”复飞任务的仪表检定效率提高了一倍,她说,这是她和宝宝一起执行的任务,非常有意义!

“场区400多块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需要检定,时间只有两天!”今年8月,“嫦娥五号”任务启动在即,电学组接到赴场区检定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的任务。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检定耗时长,一般情况下,2名检定员一天满负荷检定量为70块左右。2天400多块,能按时完成吗?面对领导的询问,宋政辉带领电学组欣然受领了任务。他们利用“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快速检定系统”,将每人每天的检定量提高到了80块,又利用中午和晚上加班时间,将每天检定时间延长至12小时,按时完成了检定任务。这也意味着她研制的系统又一次通过了任务实战的检验。

“集中检定的那两天虽然累,但却是特别期待和自豪。”宋政辉说,当看到长征五号火箭托举“嫦娥五号”拔地而起、直刺苍穹的那一刻,心底会涌动起一股暖流,自己甚至不自觉地鼻子发酸,那一刻真切地感到,身为航天人的光荣和自豪,坚守着平凡的幕后岗位,执着于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他们同样是航天事业成功背后的英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