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文化名家这样说

2020-11-25 13:17:41 作者: 如何打造脱贫

编者按:

从围炉夜话的“罐罐茶”里探寻日子况味,从地方风情、风俗、风物中透视贫困山区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成果发布暨海外推广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8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与海外出版社签订了翻译出版合同,将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

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脱贫攻坚现场,打造文学精品?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与感悟。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供图

到现场与鲜活的生活对接

人民网文娱: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的创作难点在哪里?优秀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何向阳:视野和细节。好故事必须要有好的讲法与之匹配,好的讲法才能够传达出好故事的精髓。今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是这一工程创作要达到的目的。

创作的难点也在于此,如何讲好发生在今天中国的乡村巨变故事,是对当代作家的一个巨大考验。优秀作品不仅能让世界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魅力。

人民网文娱:您认为,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脱贫攻坚现场、更敏锐地捕捉时代新气象?

何向阳: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此之前要大量掌握被“调查”的“田野”的历史变迁,社会学、人类学、环境学的各方面知识储备是做好田野调查的基础。

但最关键的还是到现场,去和鲜活的生活对接,和奋斗中的人民一起。简单的接触还不够,而是要与人民心心相连,使“我”与“他们”在共同的相处中最终成为“我们”。

年逾古稀的作家李迪,在深入湖南十八洞村采访过程中积劳成疾,于今年6月去世。他在病中坚持把十八洞村村民们的脱贫故事写完,留下了“我们”的故事。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不是在生活中打了口“深井”,作品是会真实反映出来的。

人民网文娱:在这一系列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中,有哪些打动你的细节?

何向阳:李迪为了采访电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原型,连续三天早晨拜访他,终于打动了“不接受任何采访”的杨进昌。

李迪翻山越岭找到这些“小人物”,倾听他们奔小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读到的不是关于脱贫攻坚的标语口号。他从不给他笔下的人物贴标签,故事中的人都是亲切可感的。

李迪的“故事”写作,似乎也在自觉地为“故事讲述人”的作家主体正名:作为一个作家,讲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新月异的故事有多重要。

欧阳黔森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右)。受访者供图

以文艺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人民网文娱: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战中,从来都不缺少文艺的身影。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家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欧阳黔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样宏大的时代背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契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把这些感人的故事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出来,创作出文艺精品。

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笑脸。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体现出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人民网文娱:由您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花繁叶茂》播出后受到很多观众喜爱,大家称赞剧情十分真实。扶贫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怎样才能做到接地气、入民心?

欧阳黔森: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要以工匠精神面对每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所思所想,怎么可能写好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