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音乐,对孩子成长有多重要?这场沙龙里,“燕子姐姐”都说明白了

2020-11-28 11:24:11 作者: 阅读和音乐,

11月22日下午,知名作家马尚龙携手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燕子姐姐”陈燕华、音乐人王渊超做客第一期滨江文化沙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剧场带来一场主题为“上海•阅读•成长”的文化分享会,用朗读、文字、音乐,与大、小朋友一起阅读上海、聆听成长。↓点击图片观看现场直播回放↓

陈燕华:经典故事与古典音乐结合,提升审美品味

“同学们,早上好!现在是燕子姐姐信箱节目,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小画家,他就是……”

当熟悉清亮的声音再次传入耳畔, “燕子姐姐”陈燕华出现在了观众面前。三十多年前,上海电视台开设的少儿节目“燕子姐姐讲故事”影响了几代人,也让“燕子姐姐”陈燕华的名字家喻户晓。

近年来,陈燕华着力从事儿童教育与文化传媒工作,并尝试以古典音乐与经典故事结合,继续为小朋友们讲述经典故事。她认为,孩子听故事会一遍遍反复听,但每次听都是新的体验,他们在用自己内心的力量,慢慢地把自己的“小房子”搭起来。这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因而,用示范性的语言表述,用经典的音乐熏陶,能为孩子打好语文与古典音乐的基础,提升审美品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育好的土壤。

现场播放了“燕子姐姐”录制的《海的女儿》片段,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陈燕华认为,一定要选择经典故事,经过千锤百炼的文字才能为孩子的文学修养打下好的基础。有时候一篇几百字的小故事,都录制前要反复琢磨,修改六到七稿以上,将原本适合“看”的文字二度创作改为更琅琅上口适合讲述的语言。

而不说话时,音乐就是故事的延伸。一个故事根据情节发展往往需要选择6-10首古典音乐,她要从大量的音乐中选出符合故事主題的音乐片段,有时候她甚至将几十份曲谱铺满房间,一首首配对。

童年是人一生重要的时光,有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相伴,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作品感染熏陶,将会一生受益。

马尚龙:挚爱上海是离不开的话题,生活在半淞园是一种幸福

多年来,作家马尚龙一直从社会学和人文文化角度研究上海开埠以来的发展与变迁,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逻辑,切入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获得了学界和读者广泛认同。

在分享会上,马尚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谈起了他这些年对上海的阅读与研究。

回首上海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大变样”——从上海制造领先全国、全国各类社会化管理皆由上海开始,再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中上海的突出表现,马尚龙认为正是上海人自律自强的文化精神,构建了上海的都市文化,形成了“上海制造”的核心价值。

“生活在半淞园是一种幸福。”看到半淞园路街道辖区如今的发展,马尚龙感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门前的“世博大烟囱”温度计,计量的不只是环境的温度,又何尝不是上海的温度!

“燕子姐姐”在现场更是动情地用沪语朗读马尚龙的散文《妈妈的评弹》。评弹声起,温柔清理的沪语念白道出了上海人的情怀。

王渊超:喜欢上海的理由

作为一名音乐人,王渊超最为大家熟悉的作品就是力波啤酒的广告主题曲《喜欢上海的理由》。2001年,当这首歌曲在电视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民热唱的风潮。

沙龙现场,王渊超自弹自唱再次演绎了这首作品,并为大家讲起了这首歌曲创作台前幕后的故事。《喜欢上海的理由》抓准了上海人的真实情感和想法,赢得了广泛的共鸣与认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