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怎么一辆都不停啊……”冬日的早晨冷风飕飕,赵奶奶站在路边不时伸手打车,二十分钟内有四辆空车经过,但没有一辆在她面前停下。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赵奶奶有好几次的打车经历最终都成了煎熬。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专门提出要“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对于老人不会用智能软件而遭遇的打车难问题,其背后的服务缺失现状值得关注。
扬召
招手20分钟没打到一辆车
早上7点半,家住丰台民岳家园的赵奶奶迈着小步,走到了小区门口的梅市口路路边。她的目的地是位于西单附近的原单位活动站,在那里不时会举办一些活动,她很乐意和老同事们一起聚一聚。但是距离较远,子女又无法车接车送,对于已近八十岁、腿脚不算便利的她来说,首选的交通方式是打车。因为不会用叫车软件,赵奶奶只能采用传统的扬召方式,在路边伸手叫车。可伸了二十分钟的手,赵奶奶依然没有打上车。
其间,已经载客路过的出租车占了大多数,但也有挂着“空车”标识的驶过。其中,有三辆空车是直接从赵奶奶的面前经过,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她在路边招手。还有一辆司机看到了赵奶奶,但摆了摆手示意无法停车载客。只有一辆出租车停在了赵奶奶的面前,老人刚想上车,司机却问了一句:“您是手机尾号62XX吗?”原来,这辆车是另外的乘客用叫车软件叫来的车。一听不是自己的手机号,赵奶奶只能默默退回了路边。
天气寒冷,赵奶奶实在无法忍受在路边继续干等。当她看到有一辆公交车驶向不远处的站台时,便决定改乘公交。虽然坐公交时间要慢不少,还需要倒车,但至少不用站在路边挨冻了。
同样遭遇过打车难的,还有家住朝阳农展馆南里的乔奶奶。几个月前,她住在酒仙桥的妹妹患了病,需要有人轮番到家里陪护照顾。轮到自己去的那天,乔奶奶总是七点左右就站到了东三环北路辅路上准备打车,可经常打不到。“有的空车不停,还有的过来停一下,我一说去哪,他说要交班了不往那边去,就不拉了。”
实在没有办法的乔奶奶,只能拜托孩子用约车软件给自己叫一辆车。“一次两次还好,每次都这么叫也挺不方便的。”为了不麻烦孩子,乔奶奶有几次也会选择改乘公交车,只不过下车还要走不少路,挺累人。
“早高峰时段,我一般接的都是约车软件的单,就这还接不过来呢,很少会接路边招手的。”一位多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表示,如果老人不会用约车软件,在路边叫车确实会有困难,“大多数司机现在都愿意接系统的单,因为能选择。路边的你不知道他去哪,万一去个特别堵的地方就不值当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老人表示,即使是在非高峰时段,自己在路边打车也会出现“空车不拉”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司机表示,不排除有同行确实不爱拉老人。“大多数老人去的都是医院,没什么大活,有的老人还容易表达不清楚,闹矛盾。万一上下车再磕了碰了,司机怕担责任。”
电召
多条召车热线都叫不来车
使用智能软件有困难,但许多老人至少还可以用手机通话。在国务院的《通知》中,针对老年人打车还提到了“电召服务要提高接线率”。记者体验发现,虽然北京的电话召车热线接线率很高,但实际的叫车效果不尽人意,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老年人的打车需要。
2013年,北京推出了96106出租车召车热线。时至今日,这条热线依然在使用中。记者拨号后,首先传来一段提示语:“北京出租汽车调度中心为您服务,转接中,请稍候”,随后等待不到10秒钟就会有接线员应答,并询问乘客的乘车需求。
记者说明地点后,接线员表示如果有人接单,会有司机主动打来电话。如果没有,10分钟之后会发来短信。但在挂电话之后的等待时间,记者发现没有任何办法能了解到叫车的进程,只能被动地等待。过了约10分钟,没有司机打来电话,系统发来了一条写着“暂无人接单”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