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丨技工“院士”周树春:培养出三任世界冠军的大国工匠

2020-12-04 20:36:39 作者: 匠心丨技工“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周海涵

巴西圣保罗时间2015年8月16日,评委宣布我国参赛选手曾正超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奖。在后台,周树春和专家们抱在一起,为这期盼已久的一刻,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作为焊接业内知名的技术骨干,2010年周树春自愿申请调到四川省攀枝花技师学院担任焊接专业教师,并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焊接领域的技术人才。

正在施工的周树春

2011年,周树春首次带队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便一举摘得了焊接项目的银牌。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周树春的带领下,中国拿下第一个焊接项目的金牌,并在此后第44、45届比赛中,实现了此项目的三连冠。

邻近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周树春被查出患有恶性甲状腺肿瘤,为不影响比赛训练,他决定手术后延,在国家集训基地领导的多次沟通后,才短时间内进行了手术,并在术后第三天带着纱布去指导学员的备赛训练。

从业28年来,周树春从一名普通焊接工人做起,先后获得了“中华技能大赛”、“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和奖项,被誉为工人中的“院士”。

“动脑”和“动手”

1992年,刚初中毕业的周树春,接过了父亲在中冶十九集团的工作,成为了企业的一名技术工人。当时刚从农村步入城市,周树春对于车间里的电焊机、电钻、切割机、铆钉枪等工具还是一无所知,图纸也看不懂。

刚进入工厂时,会有指定的师傅来带徒弟三个月,王炳发正是当时周树春的带教师傅。“最开始时,我们焊工都要配合其它工种做一些焊接的活,最早的时候,我是在钳工班,因为那边焊接量比较少,师傅就可以手把手地教我们一些焊接技术。”周树春说。

作为一个焊接新手,周树春对这个三个月的带教期格外珍惜。在基本的焊接技术中,对于管道的焊接是最为麻烦的,需要焊工全方位进行操作。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术,在别的工友们都下班休息时,周树春就会自己找来一些废弃的管道,练习管道焊接技术,发现不懂的问题,再及时请教带教师傅。

在钳工班,周树春主要是负责焊接一些钢结构的构件,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在三个月的带教结束后,他和师傅主动申请调到了技术要求更高的铆工班。

在铆工班,不仅要掌握焊接技术,还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周树春来说,成了不小的难题。“你要知道怎么来焊接这些,它的容器温度有多少度,有多少度才能达到一个融化状态,还有就是电伏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是基本的理论知识。”

周树春记得,刚入工厂时,师傅送了他一本关于焊接专业的书籍,但自己研究半天也搞不懂书里的一些专业表述。“看也看不太懂,也不知道到底说的什么意思,后面边干活儿边去看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很长一段时间,白天在工厂实践,晚上回家进行理论学习,成为周树春的生活常态。

凭借勤奋实践和不懈思考,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周树春便能独立进行结构安装、焊接制作和普通管道焊接。多年以来,周树春又自学了《焊接热过程与熔池形态》《管道焊接技术》等几十本专业书籍,积累了多达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先后掌握了12种以上的国际国内前沿焊接技术,并提炼总结出13种焊接操作方法,成为业内颇具名气的技术骨干。

十九冶集团副总经理李潇曾在接受采访时打过一个比喻:全国冶金建设系统队伍庞大,仅中冶集团就有10余万人,如果焊接是一门武功,在全系统至少目前只有周树春将这门功夫练到了“飞花摘叶可伤人”的境界。

中国技术走出国门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浆管道是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矿浆管道,长度达到120公里,对于施工者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而承接这个项目的正是周树春带领的中冶十九集团的焊工团队。

面对这个史无前例的挑战,最先做的就是要攻克技术难关,“最主要是,当时我们中冶十九集团对这种框架管道的焊接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步攻克。”在了解到中石油对该技术掌握较成熟后,周树春立刻申请前往中石油进行现场学习,“学习后,中石油那边的教练说我们的设计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很到位的,我们才放下心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