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聊城|邢玉涛:把奉献做到极致

2020-12-17 04:39:27 作者: 最美聊城|邢

捐赠全血、血小板,签约捐赠造血干细胞,成为器官捐赠自愿者——邢玉涛:把贡献做到极致

十二月8日,周二上午11时,记者见到邢玉涛时,他正在银行货台给客户处理事务。整齐的西装,平头,话不多,作业利索,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50多本献血证铺满一桌

2005年5月26日,刚大学毕业还未参加作业的邢玉涛和同学结伴到聊城大学玩,偶尔看到了停在聊城大学北门的献血车,所以,他满怀着猎奇踏上了献血车,敞开了自己的献血之路。这一献便是15年。

邢玉涛的献血证有50多张,红红的铺满了一桌。“我都没想到会坚持15年,献血已经成为我日子的一部分。如果说第一次是猎奇和偶尔而为的话,那么,后来的这15年便是‘心使而为之’。”邢玉涛告知记者,第一次献血后,他回家便查阅了有关献血的材料。了解的越多,他对献血重要性的知道越深入,所以,坚持要做这件事的主意便在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15年,献血20000多毫升,按一个一般成年人的全身血量4000—5000毫升核算,邢玉涛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捐赠了4遍。

邢玉涛的献血证摆满了桌子。

每14天献一次血小板,9年从未连续

每一个献血周期,邢玉涛都会按时到献血车“打卡”,成为献血车的“常客”,一起,他对献血常识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当他了解到,全血一年只能献2次,而成分血却能够每14天献一次后,为了能够多献血,多抢救一个生命,他挑选了预定献血的方法,每过14天,按时到聊城市中心血站捐赠2个医治量的血小板。从2011年十一月开端至今,从未连续。

“2011年十一月一天,我正在上班,市中心血站的作业人员打来电话,说一名产妇大出血急需血小板。我二话没说,请了假就赶去献了血小板。”回忆起第一次献成分血的景象,邢玉涛脸上满是夸姣,“自己的血液流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使得她生命持续,婴儿有了母亲,家庭坚持了完好,不是一件很夸姣的事吗?”

邢玉涛和他的捐赠证书。

翻看邢玉涛手机上的捐赠成分血记载,本年最早的一次捐赠血小板时刻是二零二零年1月29日,最近的一次是二零二零年十二月5日。每隔14天,捐赠单采成分血2医治量,疫情期间也从未连续。

“咱们的年月静好是因为有广阔医务人员替咱们负重前行。我不是医务人员,不能去战疫一线,但我能够在后方默默地捐赠血液,也算为战疫贡献一份力气。”邢玉涛平静地说。

邢玉涛本年的献血电子记载。疫情期间从未连续。

“能献的都献、能捐的都捐”

在一堆赤色的献血证中,记者看到了两件不相同的证书:一件是参加我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库(中华骨髓库)的荣誉证书,落款时刻是二零一八年9月28日;另一张严格地说是一张卡片——我国人体器官捐赠自愿登记卡。

献血,献血小板,捐造血干细胞,捐器官,当记者问他“能献的都献、能捐的都捐,这样‘裸捐’你是怎么想的”时,不善言辞的邢玉涛笑了:“全市像我相同‘裸捐’的还有很多人,我仅仅其间一个。估量咱们的主意都差不多。短短终身,咱们能留下什么?把贡献做到极致,让自己的一点爱心温暖另一个生命,也算是活着的另一种含义吧。”

二零二零年行将完毕,簇新的2021年立刻到来。被问到新一年的期许和期望时,邢玉涛的答复是“期望更多人了解并支撑捐赠工作,贡献让爱连续。”

□文/图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