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亦故乡】刘洋:大年三十夜为6个陌生人拍摄“打铁花”

2021-02-24 18:02:20 作者: 【贵州亦故乡

【编者按】

1月初,我国呈现多点零散宣布病例。“新年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建议一宣布,在贵州作业的外省人纷繁呼应国家召唤,挑选“就地新年”。

他们的挑选,将无形中构成坚实的壁垒,更好地看护自己地点的城市和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在这个特别的新年,没有回家的他们,尽力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城市表达爱、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表达爱。心安处便是家园,你地点的城市亦是故土。

记者 彭典 实习生 陈强强

“本年我在贵阳就地新年,总共花费2000元左右,过了一个最省钱的新年。从前在老家,花个一两万元是常事。”2月24日,安闲摄影师刘洋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洋的老家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富锦市,本年1月预备买机票回家时,家园呈现了疫情,所以他决议留在贵阳新年。

老家亲朋好友多,新年比较热烈,独安闲贵阳新年,不免有些孑立。但刘洋说,就地新年是呼应国家的召唤,也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更是一次可贵的体会。”

没有了从前的路程奔走,减少了走亲访友、集会应付,刘洋过了一个最省钱的新年。7天新年长假很快曩昔,小伙伴们纷繁晒起新年账单。跟回家新年比较,就地新年让不少人省下了“真金白银”。

刘洋摄影的“打铁花”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本年省了最少一万块钱。”刘洋笑着说。

刘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前回家往返机票就要4000多元,加上到亲戚家拜年、发压岁钱,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本年新年,刘洋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买钢丝球,花了上千元。也是这些钢丝球,让他收成了许多陌生人的祝愿。

新年前,刘洋方案摄影“打铁花”相片,便早早买来细钢丝球,计划把钢丝球点着火,甩起来,进行慢门摄影。

大年三十晚上12点,刘洋来到花果园空地上,约请陌生人玩“打铁花”。有人问,钢丝球多少钱一个,他们想买。

“打铁花”

刘洋笑着摆手,“不收钱,免费玩,我来给你摄影。”围观的人睁大了眼睛,连问候几遍:“真的吗?”得到切当答复后,他们都很快乐。

当晚,刘洋为6个陌生人摄影了“打铁花”,并将相片逐个发给他们。

“他们热心地给我发新年祝愿,我也算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阴历新年。”聊到这儿,刘洋嘴角轻轻上扬。

大年初一早上,刘洋去黔灵山公园爬山。途中,他看见许多人手里都拿着或长或短的木柴。

黔灵山吃橘子的山公

刘洋猎奇地问询一个陌生人。

一个小伙回答道:“咱们是来‘捡财’的,捡木柴回家,意味着本年财源滚滚。”

“咱们老家没有这个习俗,但那天我也入乡随俗,捡了一根木柴回家。”刘洋笑着说。

相关链接:

打铁花,一种撒播于豫晋区域民间的传统焰火。前史悠久,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清时期抵达巅峰,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前史了。国务院于2008年将河南“确山铁花”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传承性维护。

打铁花的开始意图有三:一是为了展现金属锻炼职业的气度,取悦民众,扩展自己的影响;二是讨个吉利,使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期望生意兴旺、事业兴旺;三是有镇宅辟邪、增祥瑞保平安的颜色。

一审:朱若岚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