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上新” 来看看艺术珍品中牛的“踪迹”

2021-02-25 08:46:10 作者: 上博“上新”

牛在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中不仅是生产资料,仍是重要的文明符号,如立春节气的重要风俗“打春牛”就有奉劝耕耘、策励春耕的意义。清代康熙年间的景德镇窑彩色耕织图碗充溢童趣:碗心绘牧童骑牛,并将斗笠高高抛起;外壁绘农民唆使水牛耖田的场景。该图画来历于康熙《御制耕织全图》,一侧又以金彩书写南宋楼璹的《耖》诗一首。“耖”是土地通过耕、耙之后的下一道工序,作用是进一步破碎土块,使水田平坦、土肥相融。画面中农民所持的带有列齿的耕具也叫做耖。

童子牧牛体裁因极富生活气息,兼具乡野之乐,一派单纯,一向广受喜爱,不仅是绘画著作中的“常客”,也为玉器创造带来了许多创意。比方,二十世纪初期的一件玉童子牧牛圆雕,主体为一卧牛,牛背有一童子,左手扶牛角,右手执穗,似正攀爬而上。隋唐以降,玉器转向生活化、观赏化,艺术摆设品应运而生。至明清,富有人家无不摆放玉质摆设以显示文明档次,又以玉质人物、动物、山子等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