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发货地址牵出翻新手机小作坊 是谁在背后制假售假?

2021-02-25 17:56:28 作者: 神秘发货地址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邱恒元 记者 袁玮)网购买到廉价的名牌手机,收到货才发现做工粗糙、网速还慢。联络品牌官方客服才得知,原来是假货。近来,经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徐汇区法院以冒充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金某、沈某皓、沈恒某、沈佳某等4人有期徒刑3年至1年不等,并处分金10万元至1万元不等。

图片来历:东方IC

上一年5月的一天,市民小谢在网购平台上看到某名牌手机的价格十分廉价,只需855元。小谢忧虑上当受骗,便问询店员,店员称这些手机都是体会机和展现机,所以廉价些,且都是未拆封的原装正品。两天后,收到手机的小谢却发现手机的底部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屏幕的缝隙有点大还有尘埃,就置疑手机有问题。小谢打了该手机品牌的官方客服热线,才得知这是假货。

小谢立刻报警。警方经侦办发现,该品牌公司现已屡次接到客户电话,反映买到的手机有做工粗糙、网速很慢等问题,成果查询下来都是假货。依据调查成果,这些冒充手机的发货地都是同一家手机店。顺着这条头绪,警方在手机店当场抓获被告人金某、沈某皓、沈恒某、沈佳某等4人。

据被告人告知,4人是亲戚关系。2012年,金某与沈某皓一起出资开设一家手机店,金某是老板,沈某皓担任店长,并连续叫上沈恒某、沈佳某来店里作业。二零一八年底,金某和沈某皓商议开网店贩卖某品牌手机。可是,金某并没有获得该品牌授权出售资质,那么货源从何而来呢?二零一九年8月起,4人经过二手交易平台等途径,对外收买带有该品牌注册商标和图画的旧手机、手机屏幕、后盖、耳机、外包装盒等相关配件,4人每天创新约5-10部手机。之后再经过网店以该品牌正品手机的名义对外出售。其间,金某和沈某皓担任客服作业,当遇到客人投诉时,起先谎报贩卖的是过质保期的手机,之后则谎报为正品的体会机和展现机。经审计,店肆的出售金额达34.5万余元。

本案中,4名被告人以次充好,将创新手机作为全新品牌手机出售,既侵略了商标所有权人的权益,也侵略了顾客的权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侵略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详细使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应当按照《刑法》规则,以冒充注册商标罪科罪处分。